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商业计划书;

400-808-5396

2023年新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来源:2023年新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3-08-04

新材料是指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优越性能的材料,包括用于机械、电子、光学、声学、磁学、热学等领域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依靠其强度、韧性、硬度、弹性等机械特性,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等。功能材料主要依靠其电、光、声、磁、热等功能和物理效应,如热敏材料、电子电气、航空、汽车、纺织及各种复合材料等。

experiment-biotechnology-with-chemistry-science_23-2150365009.jpg

在新材料应用最广的建材领域,新材料产业占比已从14%提升到近20%,覆盖了碳纤维、风电叶片、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显示玻璃、石墨烯等百亿级产业,以及特高压陶瓷绝缘子、蓝宝石衬底、闪烁晶体、气凝胶等十亿级产业。

2023年新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全球范围内,各国和地区都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并加大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力度。我国也将新材料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重点领域之一,并加速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技术的研发进程。但是,目前全球新材料技术领先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这三大国家和地区的新材料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韩国、俄罗斯和我国在部分特定领域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其他国家如巴西、印度等目前处于跟进状态。

下游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万亿元级别的新材料市场。新材料产业涉及多个领域,不同行业对新材料的需求和发展潜力不同。目前,5G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面板新材料、高分子新材料、高性能纤维新材料和其他前沿新材料是下游需求最强劲、发展空间最广阔的领域。随着下游市场对产品需求的提升,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新材料领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全球市场下游领域环保要求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以及新应用领域的涌现,化工新材料产品用量也在逐步增加。各种下游应用领域如热敏材料、电子电气、航空、汽车、纺织及各种复合材料快速发展,全球市场尤其是欧美、日本等成熟市场和中印等新兴市场对化工新材料的需求恢复上升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 新材料产业正处于高技术驱动、产品更新换代快速、产业规模和需求不断扩大等阶段,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企业和金融资本发展新材料行业提供了不断增强的动力,未来新材料的需求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48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4.4%, 其中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碳纤维等领域需求增长有望延续。

根据《2023-2028年新材料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新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础条件,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我国工信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中也部署了新材料创新发展工程,重点应用领域包括大飞机、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信息通信、生物产业和能源产业等,着力攻克相关新材料技术。 政策的支持使得新材料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重要指导性文件来推动新材料行业的发展。

根据工信部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5%,市场前景广阔。 新材料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全面布局,部分省市的新材料产值已达到万亿元。我国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各区域之间产业种类和发展规模各有差异,表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其中,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四个城市的新材料工业总产值均已超过万亿元。长三角地区主要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医疗和高性能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珠三角地区以高性能钢材、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稀土等领域的新材料为主。环渤海地区更侧重于战略基础材料、高性能材料、特种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的研发生产。

新材料行业报告对中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和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此外,报告还专门对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格局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专业预测。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