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商业计划书;

400-808-5396

2023年全球种子行业市场格局 种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分析

来源:2023年全球种子行业市场格局 种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04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种子行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竞争力和粮食安全。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全球种子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全球和中国两个层面,分析种子行业的市场格局、发展现状和投资前景。

growing-microgreens-table-background-healthy-eating-concept-fresh-garden-produce-organically-grown-as-symbol-health-microgreens-closeup_1157-42091.jpg

一、全球种子行业市场格局

根据Kynetec的数据,2020年,全球种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416亿美元,其中玉米种子占比最高,达到33.5%,其次是大豆种子(18.9%)、蔬菜种子(13.7%)、棉花种子(5.9%)和水稻种子(5.8%)。预计到2025年,全球种子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3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4%。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全球种子行业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格局,排名前五位的公司分别是拜耳、科迪华、先正达集团、巴斯夫和Vilmorin,市场份额分别为20%、16.8%、6.9%、4%和3.4%。这些公司通过不断进行并购、合作和研发,扩大了自己的产品线和地域覆盖,提高了自己的竞争优势。与玉米种子、大豆种子和棉花种子市场不同,蔬菜种子市场较为分散,前三大公司占据全球蔬菜种子销售额的29%。

在技术创新方面,全球种子行业正加快推进生物育种、数字化农业和智能化设备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根据专利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种子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种子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种子专利总申请量的46%,其次是美国(32%)和欧洲专利局(4%)。全球十大热门技术焦点包括种植装置、发酵液、水稻种子、组合物、播种机、组织培养、病虫害、固定架、耐受性和农业机械等。

二、中国种子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和最大的粮食消费国,也是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2020年,中国种业市场规模达到552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16%,仅次于美国。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种业市场规模达到565亿元人民币。

在产量和需求方面,受供给侧改革、成本上升和面积缩减等因素影响,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稻谷、麦子)种子产量明显减少。2020年和2021年,中国粮食作物种子产量分别达到59.74亿公斤和62.63亿公斤。2019-2022年,中国水稻、玉米种子需求较为平稳,预计2022年,中国水稻、玉米、冬小麦、春小麦种子需求量分别达到2.35亿公斤、11.5亿公斤、33-35亿公斤和1.34亿公斤。从库存水平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种子市场供应较为充足。

在竞争格局方面,中国种子行业呈现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2020年,中国种业市场份额最高的公司是隆平高科,达到5%,其次是垦丰种业、苏垦农发、荃银高科和鲜美种苗,市场份额分别为2.4%、2.4%、2.1%和1.9%。这些公司通过加强自主研发、拓展市场渠道和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式,提升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在政策环境方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种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划纲要和扶持政策,以促进种业的健康发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战略纲要(2021-2035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的意见》等。这些政策为种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指导。

三、全球和中国种子行业投资分析

从全球范围来看,种子行业是一个投资前景广阔的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对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种子市场的扩张。

技术创新活跃。随着生物技术、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种子行业正不断推出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服务,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行业集中度提高。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并购、合作和整合活动的加剧,种子行业正形成几家大型跨国公司的主导格局,增强了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中国范围来看,种子行业是一个投资潜力巨大的行业,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市场规模庞大。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16%,仅次于美国。预计到2025年,中国种子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32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8%。

种植结构优化。随着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正逐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食作物比重,增加优质蔬菜品种,促进了种子市场的升级换代。

政策支持有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种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划纲要和扶持政策,为种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指导。

四、全球和中国种子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尽管全球和中国种子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需要引起行业的重视和应对。

(1)挑战

环境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干旱、洪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频发,给种子生产和作物生长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粮食产量在2030年前下降2%至6%。

知识产权的保护。种子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品,其创新成果需要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和激励。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种子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和执行力度还不够高,存在着侵权、假冒、盗用等现象,损害了创新者的合法权益。

市场准入的障碍。种子是一种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生物安全的敏感产品,其市场准入受到各国政府的严格监管。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审批程序,给跨国种子企业的市场拓展带来了困难和风险。

(2)机遇

新品种的开发。随着生物技术、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种子行业正不断推出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解决生产问题。例如,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等,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可以提高种子生产和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远程传感、无人机、智能温室等,可以提高种子生产和作物生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新市场的开拓。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对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种子市场的扩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增长、城镇化进程和中产阶级扩大等因素,对优质种子的需求迅速增长,为跨国种子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新模式的探索。随着互联网、电商、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的发展,种子行业正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和服务模式,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例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更互动化的购买体验;通过建立会员制度、积分制度、奖励制度等方式,提供更优惠、更多样化、更持续化的服务内容;通过建立社区平台、专家平台、教育平台等方式,提供更专业、更权威、更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五、结语

种子行业是一个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也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行业。全球和中国种子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和模式探索,以提高种子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