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商业计划书;

400-808-5396

2023年碳化硅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调研

来源:2023年碳化硅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调研      发布时间:2023-08-11

碳化硅是一种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光电子、机械、化工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推动了碳化硅行业的高速增长。本文将对碳化硅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水平、政策环境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碳化硅行业发展现状

碳化硅行业主要包括碳化硅原材料、单晶衬底、外延片、器件和模块等环节。其中,碳化硅原材料是生产碳化硅单晶衬底的基本原料,主要有高纯碳粉和高纯硅粉两种。碳化硅单晶衬底是制造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目前主要有4英寸和6英寸两种规格。碳化硅外延片是在碳化硅衬底上生长一层或多层具有特定掺杂浓度和厚度的单晶薄膜,用于制造不同类型的器件。碳化硅器件是利用碳化硅材料的特性制造出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元件,主要有二极管、MOSFET、IGBT等。碳化硅模块是将多个器件封装在一个外壳中,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功率和电压等级的整体,方便与其他电路连接。

根据中金普华的数据,2020年全球CVD碳化硅市场总值达到了15亿元,预计2026年可以增长到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4%。其中,北美、韩国和日本是主要的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2.7%。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CVD碳化硅消费国,市场规模约为2.5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7%。

根据中金普华的数据,2020年全球SiC电力电子器件市场规模约为5.07亿美元,其主要驱动力为新能源汽车。预计2025年全球SiC电力电子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8.6%。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主要的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5.3%。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SiC电力电子器件消费国,市场规模约为1.0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1%。

二、碳化硅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全球碳化硅产量约为75万吨,其中黑色碳化硅产量约为65万吨,绿色碳化硅产量约为10万吨。预计2020年全球碳化硅产量将达到80万吨,其中黑色碳化硅产量约为70万吨,绿色碳化硅产量约为10万吨。

根据Yole的数据,2019年全球碳化硅单晶衬底市场规模约为4.5亿美元,其中4英寸碳化硅衬底市场规模约为3.5亿美元,6英寸碳化硅衬底市场规模约为1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碳化硅单晶衬底市场规模将达到12亿美元,其中4英寸碳化硅衬底市场规模约为4.5亿美元,6英寸碳化硅衬底市场规模约为7.5亿美元。

根据Yole的数据,2019年全球碳化硅外延片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其中4英寸碳化硅外延片市场规模约为1.2亿美元,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市场规模约为0.6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碳化硅外延片市场规模将达到7.2亿美元,其中4英寸碳化硅外延片市场规模约为2.4亿美元,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市场规模约为4.8亿美元。

根据Yole的数据,2019年全球SiC电力电子器件市场规模约为5.07亿美元,其中SiC二极管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SiC MOSFET市场规模约为2.7亿美元,SiC IGBT市场规模约为0.57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SiC电力电子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7.8亿美元,其中SiC二极管市场规模约为3.6亿美元,SiC MOSFET市场规模约为11.7亿美元,SiC IGBT市场规模约为2.5亿美元。

三、碳化硅行业竞争格局

碳化硅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体现在碳化硅单晶衬底、外延片和器件等环节。目前,全球碳化硅单晶衬底的主要供应商有科锐、II-VI、日本东芝、日本三菱、日本Showa Denko等。其中,科锐是全球最大的碳化硅单晶衬底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科锐还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8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的企业。II-VI是全球第二大的碳化硅单晶衬底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左右。II-VI还是全球最大的GaN外延层供应商。日本东芝、日本三菱和日本Showa Denko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8%和7%。

全球碳化硅外延片的主要供应商有科锐、Cree/Wolfspeed、STMicroelectronics、Infineon、ROHM等。其中,科锐是全球最大的碳化硅外延片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科锐还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的企业。Cree/Wolfspeed是全球第二大的碳化硅外延片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左右。Cree/Wolfspeed还是全球最大的SiC电力电子器件供应商。STMicroelectronics、Infineon和ROHM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8%和7%。

全球SiC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要供应商有Cree/Wolfspeed、STMicroelectronics、Infineon、ROHM和ON Semiconductor等。其中,Cree/Wolfspeed是全球最大的SiC电力电子器件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Cree/Wolfspeed不仅提供SiC二极管、MOSFET和IGBT等器件,还提供SiC模块和系统解决方案。STMicroelectronics是全球第二大的SiC电力电子器件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左右。STMicroelectronics主要提供SiC MOSFET和模块,以及与Tesla等新能源汽车厂商合作的定制化产品。Infineon是全球第三大的SiC电力电子器件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左右。Infineon主要提供SiC二极管和模块,以及与ABB等工业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的定制化产品。ROHM是全球第四大的SiC电力电子器件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左右。ROHM主要提供SiC二极管、MOSFET和模块,以及与日本本田等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的定制化产品。ON Semiconductor是全球第五大的SiC电力电子器件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左右。ON Semiconductor主要提供SiC二极管和MOSFET,以及与美国福特等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的定制化产品。

四、碳化硅行业技术水平

碳化硅行业的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碳化硅单晶衬底、外延片和器件等环节的生产工艺、质量和性能上。目前,全球碳化硅单晶衬底的主要生产工艺有物理气相沉积法(PVT)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其中,PVT法是最早也是最成熟的工艺,适用于生产4英寸以下的碳化硅衬底,但存在缺陷密度高、均匀性差、成本高等问题。CVD法是一种新兴的工艺,适用于生产4英寸以上的碳化硅衬底,具有缺陷密度低、均匀性好、成本低等优势,但存在技术难度大、设备复杂、周期长等挑战。目前,全球只有科锐和II-VI掌握了CVD法生产碳化硅衬底的技术,并且科锐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企业。

全球碳化硅外延片的主要生产工艺有分子束外延法(MBE)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秴法(MOCVD)。其中,MBE法是一种低温低压的工艺,适用于生产高质量的碳化硅外延片,但存在生长速率慢、面积小、成本高等问题。MOCVD法是一种高温高压的工艺,适用于生产大面积的碳化硅外延片,具有生长速率快、面积大、成本低等优势,但存在控制难度大、均匀性差、缺陷多等问题。目前,全球主要采用MOCVD法生产碳化硅外延片,并且科锐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的企业。

全球SiC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要制造工艺有离子注入法(I/I)和离子注入扩散法(I/D)。其中,I/I法是一种利用离子加速器将掺杂原子注入到碳化硅外延层中形成PN结的工艺,适用于制造高压高功率的SiC器件,但存在注入深度浅、掺杂不均匀、损伤大等问题。I/D法是一种利用热扩散将掺杂原子从源气中扩散到碳化硅外延层中形成PN结的工艺,适用于制造低压低功率的SiC器件,具有注入深度深、掺杂均匀、损伤小等优势,但存在扩散时间长、温度高、成本高等问题。目前,全球主要采用I/D法制造SiC器件,并且Cree/Wolfspeed是全球最大的SiC器件供应商。

五、碳化硅行业政策环境

碳化硅行业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碳化硅原材料方面:各国政府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方式,鼓励碳化硅原材料的生产和消费,降低碳化硅原材料的成本和价格,提高碳化硅原材料的供应能力和质量水平。例如,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碳化硅等新型半导体材料产业,建立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提高国产化水平。

碳化硅单晶衬底方面:各国政府通过提供科研资金、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碳化硅单晶衬底的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提高碳化硅单晶衬底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例如,美国政府在《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碳化硅等先进半导体材料的研发投入,建立全球领先的产业基地。

SiC电力电子器件方面: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标准规范、实施市场准入、开展应用示范等方式,促进SiC电力电子器件的市场推广和应用扩展,提高SiC电力电子器件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力。例如,欧盟政府在《欧洲绿色协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碳化硅等高效节能的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碳中和目标。

六、碳化硅行业未来趋势

碳化硅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机遇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SiC电力电子器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碳化硅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工艺改进,碳化硅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碳化硅行业带来了更多的产品创新和性能优化。此外,随着环保意识和节能需求的增强,碳化硅行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为碳化硅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

发展挑战方面: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加剧,碳化硅行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一方面,碳化硅行业需要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以应对其他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价格压力和性能挑战。另一方面,碳化硅行业需要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和解决质量问题,以应对客户需求和市场标准的变化和提高。此外,碳化硅行业也需要不断完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以应对供应链风险和合作伙伴的变动。

总之,碳化硅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和前景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其在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光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优势,为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碳化硅行业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以提高碳化硅材料和器件的性能和质量,降低碳化硅材料和器件的成本和价格,扩大碳化硅材料和器件的市场和应用,完善碳化硅材料和器件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只有这样,碳化硅行业才能保持其领先的地位和竞争力,实现其长远的发展和繁荣。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