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商业计划书;

400-808-5396

2023年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行业壁垒、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2023年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行业壁垒、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30

燃气轮机是一种利用高温燃气推动涡轮机械连续做功的大功率、高性能动力机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是动力强国的标志性装备之一。本文旨在对中国燃气轮机行业的发展历程、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行业壁垒、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process-building-space-rocket-engine_181624-227.jpg

一、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燃气轮机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70年):引进与仿制。这一阶段,中国从苏联引进了几种型号的燃气轮机,并进行了仿制和改进,主要用于航空领域。例如,1958年,中国第一台航空燃气轮机WP-5在哈尔滨试制成功,是对苏联VK-1F的仿制。1964年,中国第一台船用燃气轮机QC-70在上海试制成功,是对苏联M-8的仿制。

第二阶段(1970-1990年):自主创新与突破。这一阶段,中国开始自主设计和开发燃气轮机,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和成果,主要用于航空和电力领域。例如,1976年,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航空燃气轮机WP-6在哈尔滨试制成功,装备于歼-7战斗机上。1984年,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重型燃气轮机QD-70在上海试制成功,装备于江南造船厂建造的052型驱逐舰上。

第三阶段(1990-2010年):跨越式发展与应用。这一阶段,中国加快了燃气轮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并实现了多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和广泛应用,主要涉及航空、航天、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例如,1998年,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大推力航空燃气轮机WS-10在西安试制成功,装备于歼-10战斗机上。2002年,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重型工业燃气轮机9E在哈尔滨试制成功,装备于山东胜利油田的天然气发电站上。2007年,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液体火箭发动机YF-100在北京试制成功,装备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上。

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高端化与国际化。这一阶段,中国进一步提升了燃气轮机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并实现了高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目标,主要体现在航空、电力等领域。例如,2015年,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超大推力航空燃气轮机WS-20在西安试制成功,装备于运-20运输机上。2018年,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高效重型燃气轮机HL-32在上海试制成功,装备于上海重型燃气轮机试验电站上。2019年,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J-1000在成都试制成功,装备于C919大型客机上。


二、中国燃气轮机行业产业链全景

燃气轮机的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原材料、中游零部件、下游整机制造组成。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高温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铝合金等材料的生产制造,中游零部件环节再对材料进行铸造、锻造或其他工艺操作制成叶片、盘、轴等零部件,再由下游整机制造企业对各零部件进行总装制成燃气轮机整机。

我国燃气轮机产业链上游的高温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铝合金及普钢的制造企业有钢研高纳、抚顺特钢、宝钛股份等;中游零部件环节再对材料进行铸造、锻造或其他工艺操作制成透平叶片、轴等零部件,其中叶片等零部件通过铸造工艺成型,国内主要铸造件、锻造件厂商包括应流股份、万泽股份、图南股份等。再由下游整机制造企业对各零部件进行总装制成整机,主要厂商包括航发动力、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

从燃气轮机产业链分布热力图1可以看出,燃气轮机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分布最集中的是辽宁省,其次是山东省和江苏省,除此之外,燃气轮机产业链相关企业在陕西、广东、四川、黑龙江等地也有一定的分布。从我国燃气轮机产业链代表企业分布来看,产业链代表性企业的分布较为分散,分布在陕西省、四川省、江苏省、上海市这四个省市的代表性企业数量相对较多。陕西省的代表企业在燃气轮机产业链全链条均有分布,例如原材料代表企业有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零部件代表企业有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整机制造代表企业有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


三、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势头向好,市场规模也随之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从2017年的120亿元发展到2020年达到了18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8%;在未来五年内,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2%。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市场主要由航空、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组成,其中航空领域是最大的市场需求方,占据了约60%的市场份额,主要用于支撑我国的国防建设和民航发展;电力领域是第二大的市场需求方,占据了约25%的市场份额,主要用于提供清洁高效的发电解决方案;石油化工领域是第三大的市场需求方,占据了约10%的市场份额,主要用于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加工效率。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领域,如航天、轨道交通、船舶等,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占据了约5%的市场份额。

从技术水平来看,我国燃气轮机行业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积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成果,如超大推力、高效重型、大涵道比等高端燃气轮机的成功试制和应用,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温合金材料的自主化程度不高。高温合金材料是燃气轮机的核心材料之一,直接影响着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寿命。目前,我国高温合金材料的自主化程度仍然较低,部分关键材料仍然依赖于进口。

高端零部件的制造能力不强。高端零部件是燃气轮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叶片、盘、轴等,对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端零部件的制造能力仍然不强,部分关键零部件仍然存在质量稳定性、寿命可靠性等问题。

高性能整机的设计能力不足。高性能整机是燃气轮机的最终产品形态,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结构、流动、传热、控制等,进行优化设计和集成调试。目前,我国高性能整机的设计能力仍然不足,部分关键指标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四、中国燃气轮机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竞争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由于燃气轮机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等重大问题,因此我国燃气轮机行业竞争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如中国航发动力、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资金支持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占据了我国燃气轮机行业的主导地位。

竞争格局以垄断和寡头为特征。由于燃气轮机行业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较高,导致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因此我国燃气轮机行业竞争格局以垄断和寡头为特征,市场集中度较高,前四家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了80%以上。

竞争环境以合作与竞争并存为状态。由于燃气轮机行业的技术复杂性和市场多样性,导致行业的竞争环境以合作与竞争并存为状态,一方面,各企业之间在不同领域和层次上存在着竞争关系,如在航空领域,中国航发动力与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等企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合作关系,如在电力领域,中国航发动力与上海电气等企业进行了战略合作。


五、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壁垒分析

燃气轮机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存在着较高的行业壁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壁垒。燃气轮机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和多种工程技术,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能力,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长期的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这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资金壁垒。燃气轮机的生产制造需要建立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和配套设施,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进行设备采购、工厂建设、人员培训等,同时还需要承担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风险,这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政策壁垒。燃气轮机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等重大问题,因此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严格监管和保护,如《国务院关于促进装备制造业调整升级若干政策措施》、《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若干意见》等文件,这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六、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航空、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对燃气轮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尤其是在清洁能源和低碳发展的背景下,燃气轮机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动力装备,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技术创新将加速。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燃气轮机行业将加速技术创新和突破,重点攻克高温合金材料、高端零部件、高性能整机等关键技术,提升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可靠性,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产业集聚将深化。随着我国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燃气轮机行业将深化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形成以陕西、四川、江苏、上海等地为代表的燃气轮机产业基地和创新中心,提升燃气轮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国际合作将拓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燃气轮机行业将拓展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市场竞争,与国际先进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合作开发,提升燃气轮机产品的国际认可度和市场份额。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热门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