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夜间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消费模式,逐渐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抓手。夜间经济是指发生在当日18:00到次日6:00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以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1。夜间经济不仅可以延长经济活动时间、提高设施利用率、激发文化创造、增加社会就业,还可以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带动区域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新蓝海2。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地不断更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夜间消费有效供给,优化夜间消费发展环境,激发城市夜间经济活力3。青岛、杭州、成都、南昌、南京、西安、武汉、长沙等地先后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通过打造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创新夜间消费场景,点亮夜间经济4。
在发展夜间经济的过程中,各地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夜间消费地标。北京王府井、上海豫园、成都宽窄巷子等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间消费地标涌现出来5。重庆九街以追求时尚、潮流、炫酷的年轻人为主要目标客群,发展以时尚餐饮、主题酒吧、文化娱乐为主的新兴消费业态6。上海引进培育沉浸式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夜间文化艺术项目,积极开发浦江夜游、博物馆夜游等多元化都市夜游项目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品质的提高,对于夜间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和个性化。除了传统的餐饮娱乐业态外,教育培训、文化体验、运动健身等新兴业态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例如,在北京朝阳区CBD核心区域内,有一家名为“晚上好”的24小时书店,提供图书阅读、文创产品销售和文化活动等服务8。在南昌红谷滩新区内,有一家名为“红谷滩图书馆”的24小时公共图书馆,提供图书借阅、自习室和讲座等服务9。这些新型业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选择,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软实力。
发展夜间经济,既是一项利市惠民的工程,也是一项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战略。为了更好地推动夜间经济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政府要加大对交通运输、电力供应、5G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改善城市夜间交通、照明等系统,创新城市管理、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等社会管理方式,明确夜间固定及临时经营的时间、地点、经营范围等规则,形成政府推动、市区联动、部门互动、多方参与的夜间经济公共服务格局10。市场主体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市场力量完善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通过着力补齐供给短板,推动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增加文化、体育、演艺、康养等服务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消费者要树立文明理性的消费观念,遵守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和环境卫生,享受夜间消费带来的乐趣和便利。
总之,夜间经济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和活力的城市消费模式,是一种展示城市魅力和品味的文化表达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抓住夜间经济发展的机遇,克服夜间经济发展的挑战,打造夜间经济的新名片,提升城市活力和品质。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