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述
- 项目名称:某县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
- 项目建设地点:某县某乡
- 项目性质:新建
- 项目主管单位:某县农业局
- 项目负责人:某某
- 项目技术负责单位:某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 项目技术负责人:某某
-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 项目设想简述:本项目旨在利用某县丰富的粮食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一个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猪养殖场,引进优质的瘦肉型种猪,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实现生猪的高效、安全、优质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项目建设背景
- 生猪养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优质肉类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猪市场前景广阔。
- 某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粮食产量居全省前列,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某县也是全省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拥有良好的养猪传统和基础。近年来,某县积极实施畜牧业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养猪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然而,受限于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市场机制等因素,某县养猪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种猪质量不高、饲料成本高、粪污处理不到位、产品附加值低等。为了进一步提升某县养猪业的竞争力和效益,促进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建设一个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猪养殖场,引进优质的种猪和饲养技术,提高生猪的品质和产量,降低成本和风险,增加收入和利润。
三、市场分析
- 根据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3.26亿头,出栏量为5.4亿头,屠宰量为5.37亿头,肉类总产量为7.65千万吨,其中猪肉产量为4.23千万吨。由于非洲猪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较2018年分别下降了21.6%和21.3%,屠宰量和肉类总产量较2018年分别下降了19.1%和10.2%,其中猪肉产量较2018年下降了21.3%。
- 受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的双重影响,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2019年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30.8元/公斤,较2018年上涨了42.5%。为了稳定市场供应和价格,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储备肉投放、扩大进口、支持养殖恢复等。2020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截至2020年11月,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04亿头,比年初增加了29.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9%;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36万头,比年初增加了31.2%,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6%。预计2020年全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将达到5.5亿头左右,屠宰量将达到5.45亿头左右,肉类总产量将达到7.8千万吨左右,其中猪肉产量将达到4.4千万吨左右。
- 根据中国畜牧业发展报告,未来我国畜牧业将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生猪养殖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加快恢复生产能力,提高品种质量和饲养水平,强化防疫和安全管理,促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循环化、智能化的养殖模式,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健康、多样的肉类食品的需求。
- 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年至2030年期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城镇化率将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将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将保持旺盛。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6亿人,城镇化率将达到7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4.7万元。届时,我国肉类总消费量将达到1.02亿吨,其中猪肉消费量将达到5.75千万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国生猪生产能力将不断提高。预计到2030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将达到5.3亿头,出栏量将达到7.2亿头,屠宰量将达到7.15亿头,肉类总产量将达到9.2千万吨,其中猪肉产量将达到5.8千万吨。
- 综上所述,我国生猪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本项目建设地点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粮食资源丰富,养猪传统深厚,养殖基础良好。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猪养殖场,引进优质的种猪和饲养技术,提高生猪的品质和产量,降低成本和风险,增加收入和利润。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导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