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商业计划书;

400-808-5396

某泰国日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某泰国日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03

项目建设背景

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以来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走出去”势在必行。目前,国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国内生产能力较大、竞争优势较强的企业对外投资,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并以商业运作为基础,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

近年来,中泰两国双边关系的稳定,特别是文化传统等“心理距离”的拉近,投资贸易合作互利互惠,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和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两国的投资贸易合作已经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2018年泰国来自境外的直接投资总额达到5825亿泰铢(约183亿美元),同比增长2倍,其中,中国对泰国投资总额达到554亿泰铢(约17.4亿美元),同比增长2.2倍,位列第三。中泰之间的投资合作已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合作格局。

近年来,泰国具有较高的日化用品制作工艺,多年为欧洲、美国等高端市场生产,积累了一定的高端美容和个人护理产品制造经验。与此同时,泰国与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和美国等28个国家签订了双重课税条约,在总体上,这些条约消除了在泰国和在这些国家中所得税的双重税收,并为在泰经营或投资的非本地居民或外国公司减少了纳税义务;泰国拥有数个港口,海路运输便利;互联网和电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方便商务通讯;泰国拥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

在泰国投资日化企业主要得益于其国内和国际环境。国内方面,日化行业是新政府优先发展的行业,政府对日化用品业投资与设厂提供相应的鼓励政策。国际方面,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相继解除对泰国的经济制裁,贸易关系恢复正常化,对泰国日化用品产业复苏具有重大意义。二是活跃的外来直接投资、合资企业等外来资本,为泰国商业注入了巨大活力。三是其他国家对泰国发展的大力支持,如欧盟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并放宽市场准入。

原材料成本上涨、同质化产品过多、招工难、用工贵、出口利润不断下降是近几年一直困扰着国内的日化企业。长期作为“世界工厂” 的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转型,已经面临着人力、资源、出口等诸多问题。国内日化用品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来自南亚、东南亚等国家日化用品带来的压力。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实现更为优质的资源配置,日化用品业进行海外转移和对外投资已经成为我国日化用品业适应国内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降低成本是日化用品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是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的引进使我国经济飞速成长了二十年,也让我国成为全球商品的制造中心。然而产业过度集中在制造业,造成产业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结构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从低阶的制造业中心转型至具高附加价值的产业,使产业结构更为健全,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积极通过政策之引导,一方面可以将在国内面临严重产能过剩之产业,顺势引导至国际市场进行第二波的开拓;另一方面通过投资海外的优质企业,学习先进的研发技术与管理方法,提升整体的技术水平,优化整体的经济产业结构,以此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日化用品生产企业成本压力居高不下,一是用工成本上升;二是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三是工业企业投入不足,倒闭现象频发,削弱其研发创新的能力和转型升级的动力。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都提出了再工业化,并大力宣传传统产业回归本土。同时,东南亚、南亚、中南美洲等国家积极利用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与发达国家签订各种双边及多边的自由贸易优惠协定,大力扶持日化用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抢占国际市场份额。随着东南亚等竞争对手奋起直追,中国的竞争优势相对削弱,出现订单和产业双转移,在此背景下,*****“走出去”建立日化产业基地势在必行。

中泰两国加强合作、互利共赢的需要

中国企业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全力支持下,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不能简单看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行为,还包含了国家利益的考量。对于政府而言,通过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实际上是对这些国家实施援助。通过这种援助,我国政府不仅能获取这些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外交支持,还能取得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能源;政府通过对东南亚、非洲和中南美洲等地区的国家海外投资,巧妙地将对外经贸政策转换为外交政策工具。 

泰国日化产业基地项目可以借助泰国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发挥*****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在提高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拓展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的同时,有效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提升当地在日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带动就业,提高劳动水平,提升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中泰双方扩大共同利益、密切经贸联系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中泰两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合作的内在需求。

是打破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的需要

近二十年来凭借自身的劳动价格优势(指低劳动成本且大量生产制造),以及政府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使得各国的制造业为了低廉的劳动成本纷纷来投资设厂,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使得我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高度的竞争力,因此出口的规模不断地扩大,直接冲击到各国贸易出口量,各国在对中贸易出现严重逆差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对我国有严重贸易逆差的西方国家,不断透过WTO这个国际经贸平台,对我国出口的商品,提出反倾销的诉讼;除此之外有些国家还针对我国出口商品自行设立各项隐性贸易壁垒,这些手段包含:进出口管制、反倾销、高额关税、名目繁多的技术性检验等。面对上述种种的贸易限制,除了透过WTO的协调机制外,还可以在进口国当地投资设厂进行生产或转口贸易的方式,降低我国产品在其他国家所遭受的贸易壁垒。 

然而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劳动成本不断增加,使得企业出口至海外的产品不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如果又无法避开其他国家对我国商品的贸易限制,出口产品将更不具有竞争力。因此政府扶持本国的大型中国企业以合资或跨国并购的方式,来避免其他国家对我国商品采取技术壁垒、反倾销以及出口配额等方式不利于本国企业发展的贸易壁垒手段。 

要打破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一方面是要求我国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培育自有品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需要鼓励各类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到境外投资创业,促进产品产地的多元化,打破和消除在 WTO 原产地规则下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在泰国建设日化产业基地,产品以泰国的名义出口,摆脱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歧视政策和出口产品的不公平待遇,有效应对日益抬头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为公司做大做强争取一个公平合理的贸易环境。

是某公司发展的内在要求

某公司拟在泰国建立日化产业基地,作为公司海外美妆个护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基地,是公司参与国际分工,平衡贸易风险,培育新的增长点, 实现公司美妆个护产品销售业务可持续快速增长的内在要求。

项目拟建地址

209/21  Moo 2  Tambon Praekasa Mai, Amphur Muang  Samutprakan

图表1-1 项目拟建地址 

image.png

市场分析

全球化妆品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从18世纪家庭作坊式小范围制作,到如今品牌规模化运营的近500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化妆品已经成为一个品牌驱动型、集团运营为主的全球化产业。随着全球消费者追求美的趋势愈演愈烈,对化妆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规模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化妆品作为一种日用消费品,已经成为中国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而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与较低的人均化妆品消费金额,为我国化妆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0-2015年,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走低,2015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原因是欧元区需求不振及南美经济出现严重下滑。2016年以后,全球化妆品市场迎来触底反弹,扭转了此前的发展颓势。根据Euromonitor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美容及个护市场规模达4880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创下五年来最好表现。

图表3-1 2010-2018年全球美容及个护市场规模规模

1690792440516.jpg

分国家来看,2018年,全球前十化妆品消费国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巴西、德国、英国、法国、印度、韩国和意大利。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消费国,市场占比达18.3%,中国市场份额也超过10%。

图表3-2 2018年全球前十化妆品消费国市场份额

1690792461249.jpg

从增速角度对比,中国、印度、韩国等新兴市场在过去十年内引领全球增长,而日本、法国、意大利等成熟市场出现负增长。中国作为全球化妆品市场发展规模年均增速最快的国家,2018年全国化妆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为2619亿元,同比增长9.6%,仍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增速。

图表3-3 2009-2018年全球前七化妆品消费国复合增长率对比

1690792474865.jpg

分品类来看,护肤品仍是化妆品中的第一大品类,2018年占比达到27.6%,其次是护发用品,占比15.8%;彩妆、香水、男士护理占比也都超过10%,分别达14.3%、10.4%、10.4%;其余品类比重则在10%以下。

图表3-4 2018年全球化妆品品类分布情况

1690792491095.jpg

市场竞争方面,美日韩等化妆品大国市场集中度较高,均形成了拥有丰富品牌矩阵的大型化妆品集团。2018年,美国、日本、韩国市场份额前三的公司多为本土集团,累计市场份额(CR3)均大于30%,韩国这一数据甚至超过45%。不同于美、日、韩的成熟市场格局,我国化妆品市场集中度较低,CR3仅为22.4%,且市占率前三的公司分别为美国的宝洁、法国的欧莱雅与日本的资生堂,本土公司缺失。

工艺技术方案

工艺技术流程

贴标→配置→灌装→包装。

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说明

该项目的技术来源为项目的自有技术,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产品介绍

目前公司主营产品系列有:爆炸盐、洗护产品、身体喷雾等,产品包装形式主要有单品及套装,产品目前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北美洲、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项目建成满负荷达产后,可实现每年生产销售各类美容和个人护理产品:爆炸盐12万pcs、洗护产品5万PCS、身体喷雾8万PCS、套装6万套。预计项目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894.64万泰铢规模(十年平均),经济效益显著。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