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面对全球范围的资源及能源紧缺,各国纷纷定制了符合自身国家战略利益的能源规划。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低碳经济,提倡节能环保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可谓是“呼唤绿色环保”的时代,不但要求人们注重节约能源,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注重居住环境和绿色环保,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汽车、摩托车及燃油助力车尾气的排放污染是各一、二线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淮北市也包含其中。如何给广大市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电动车的发展则适应了这种趋势:电动车辆具有环保、低能耗、不产生空气污染等特质。在未来发展趋势内,电动车辆的普及将会是一种可预见性的必然趋势,而共享电动自行车也将会逐步代替传统的出行方式,成为更佳便捷、环保、高效的出行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便捷、方便的出行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从电动自行车来看,车是电动自行车产品既有人力骑行功能,又胜利便捷,特别适宜因城市规模扩大、出行距离较远或公交不发达地区普遍百姓的交通要求。根据英国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不同的行程距离,出行者选择交通方式的趋向也不同,行程1千米以内,76%的人选择步行,24%的人选择自行车;行程4千米距离,步行者为5%,骑车者为23%,其他72%选择乘车;行程6.5千米则几乎没有人选择步行,骑车者减少为18%;如行程为12千米,骑行者几乎没有,100%的人都选择乘车。可见,电动政策产品适用于10千米左右的交通。同时,电动自行车产品的年平均消耗能源仅为新能源电动车15%,且停放相对方便,因此,发展落地共享电动自行车是公共交通的最好补充工具。
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产品通用技术条件》对产品的安全性能有明确的技术要求。除最高时速限定以为,对制动性能、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安全装置、电器部件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按照标准执行,共享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是十分安全可靠的。
项目规模
项目运营后预计投放车辆9000辆,运营后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3300.00万元(六年平均)。每年给政府带来税收约928.27万元(含所得税)。
资金估算
项目总投资5000.00万元,其中4000.00万元作为车辆投资金额,300.00万元作为团队扩建,700.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详见:固定资产投资表)。
项目地址
安徽省淮北市
图表1-1 淮北市地理位置图
项目性质
项目已经在宿州、淮南、芜湖、合肥等地落地实施数月,目前淮北市的项目属于新建落地投放项目。
项目的必要性
符合淮北市转型要求
淮北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单一的产业结构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非常大,也使淮北市的经济发展在每次宏观经济疲软时期收到较大的冲击。为响应国家“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号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托旅游业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淮北城市发展的重点。
2008年,淮北市委、市政府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立足“三山六湖九河”的资源优势,做好水生态规划和湿地建设,提出要把淮北建设成为山水生态园林城市。
为配合淮北市转型的战略调整,近年来,全市通过采取调整旅游产业和产品结构,突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大力招商引资等措施,不断推动旅游规划和建设,使城市整体发展呈现出快速且良好的态势。
由于注重旅游、环保的发展重点,未来电动自行车将会是代替燃油助力车、汽车的重要出行交通工具,其具备的低能耗、无废气、高效能的特质,将迎合淮北市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为构建绿色、环保、原生态的旅游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改善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问题
目前,电动自行车驾驶交通安全隐患主要为:乱闯红灯、随意横穿马路、任意超载不限速等情况,最主要还是归咎于驾驶员素养及安全意识浅薄的问题。对于在淮北市这样拥有众多电动自行车的城市而言,解决这类的安全隐患尤为重要。晒骑共享电动车在租赁阶段将直接对接驾驶员的个人信息,将个人信息与交通部门达成互通,并采取实时监控手段,对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驾驶员信息递交给有关部门,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及处理。通过这一手段,在租赁车辆的同时让驾驶员了解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规范骑行人员的驾驶素养,提升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车辆将限制最高时速,确保驾驶人员的行驶安全。
回收老旧电动自行车辆
淮北市目前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大约30万辆,市区大约12万辆,这归咎于市区内部有四分之一的地区是山坡,相对于自行车而言,电动自行车会是更好的交通工具。大量的电动车保有量随之带来的则是关于老旧废弃电动自行车的处理问题,电动自行车制作属于高新技术类,有大量的电瓶、部件、金属物等,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大面积的生态污染。项目实施落地后,将开展老旧电动自行车回收工作,将废弃的、老旧的电动自行车统一回收,进行拆解再利用,在解决老旧废弃电动自行车回收问题的同时,也迎合了国家资源再利用的政策指导方针。
扩大就业口径,提高就业需求
在当前我国城市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随着城市转型而产生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这些人因长期以来从事相对单一的工作,对其他产业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较差,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从而造成失业、贫困等突出的民生问题,进而影响人心和社会稳定。
因此,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等民生问题,应该在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引进吸收一大批能充分吸纳就业的项目,来解决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城市的社会和谐。
本项目未来作为一个就业密集型的企业,项目在落地和投放运营初期,不但能够直接解决300个就业岗位问题,还通过后续企业项目的发展,持续吸纳社会人才,增加社会就业率。
与此同时,本项目通过对接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使每个就业家庭都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从而对扩大消费、带动相关就业人员。在稳定社会、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该项目落地正常运营后平均年纳税928.07万元(含所得税),能增加地方政府税收,同时带动一批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且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交通。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很好的促进淮北市的经济发展;故本项目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淮北市出行情况
出行现状
随着淮北市人口和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出现平均出行时间较长,出行效率下降;道路网应变能力差,遇事故极易引起大范围交通瘫痪等问题。
之前,除了私家车的出行选择,人们在出行中大多会选择公交、步行等公共出行系统方式,除此之外,淮北市出租车行业也成为出行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由于各种尖锐问题的突出,仍然造成“打车难、打车贵”的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共享单车的出现再一次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
虽然网约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打车难”,但仍然要面对交通拥堵的现象,而这正是共享单车出现的必要性,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满足了对人们的短途出行的需要,但其仍然爆出了一些负面问题,比如乱停乱放,占用盲道、人行道,还有一些人为“暴力拆解”,随意抛弃或者据为己有,管理部门的不监管行为等等。作为未来最有利的“代替者”,共享电动自行车将会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步入人们的日常出行。
淮北市电动自行车使用情况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出门的交通方式也逐渐多样化起来,主要分为公交车、小型汽车、燃油助力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步行。从结构上来看,市区内的居民出行,大多选择公交车、燃油助力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市区内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私家车的使用远没有其他交通工具来的便利;偏远地区居民出行则选择较多的是私家车、电动自行车、公交车,对于偏远地区到市区内路程片较远,人流量较少,私家车及电动车这类便捷、可行驶较长距离的交通工具更受青睐。
综合数据来看,电动自行车无论是在市区内、还是偏远地区,对于出行者来说,都是十分受欢迎的,其具备的高性价比、行驶便利、速度较快、停放便利等优势,让它在众多交通工具中脱颖而出,成为现在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图表3-4 淮北市内出行交通工具使用情况
图表3-5 淮北市偏远地区交通工具使用情况
需求情况
淮北市现人口约222.8万人,需要短途出行且符合交通法规年龄阶段人口占63.2%,约为140.8万人,而目前淮北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仅为30万辆,与出行人口占比有着严重的差距,需求量依旧较大,市场前景广阔,是一项切实可行且符合社会需求的项目。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