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目的地
一、投资目的地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塞尔维亚东南部的兹雷尼亚宁市自贸区内。
二、投资目的地的投资环境情况
1、地理位置
塞尔维亚地处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中部,与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以及匈牙利接壤。国土面积77474平方公里(不含科索沃地区)。北部为著名的伏伊伏丁那多瑙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誉为粮仓。中部、东部、西部及南部为丘陵和山地。塞尔维亚属东1时区,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每年3月底至10月底实行夏令时,期间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2、行政区划
按行政区划,塞尔维亚设有2个自治省(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自治省)、29个大行政区、首都贝尔格莱德直辖区。其中辖有24个市、197个县(区),193个镇,6158个村。自治省和大行政区是塞尔维亚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单位。首都贝尔格莱德市是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研中心,是前南斯拉夫最大的城市,也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东南欧第四大城市。塞尔维亚其他著名大城市包括诺维萨德、尼什、克拉古耶瓦茨等。
项目建设背景
1、中国轮胎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十分严峻,各种反倾销调查接踵而至,遭遇的贸易壁垒开始由区域性向全球性扩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中国要由轮胎大国变成轮胎强国,就要以市场导向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型转变,就要解决国际竞争中的技术壁垒问题。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国政府对中国轮胎的抵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从1996年巴西对我国自行车轮胎征收反倾销税开始,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印度、哥伦比亚、墨西哥等近20个国家均对从中国进口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其结果是中国败多胜少。2009年9月11日,美国也公布了持续半年的乘用轮胎特保案结果,决定对中国输美乘用轮胎三年分别加征收35%、30%、25%的惩罚性关税,并于9月26日起生效。这些不公正的结果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对,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欧委会于2018年5月7日发布公告,2018年5月8日,欧盟正式开始对特定的产自中国的卡客车轮胎征收反倾销税。暂定反倾销关税每条轮胎在52.85欧元-82.17欧元之间,主要针对承载指数超过121的新的或翻新的卡客车轮胎。
2017年7月18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调查局发布了对华新充气子午线卡客车轮胎反倾销调查案的终裁前披露:印度将对中国进口的卡客车轮胎征收0-40%的反倾销税。
针对以上状况,为促进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除力促产品出口由数量型向技术型、效益型转变、拓宽市场范围、实施名牌战略、开展体系认证和国外产品认证出口外,利用技术、资金优势到国外投资或合作建厂,已成为提高竞争力、防范国外反倾销贸易风险的积极举措。
2、为了响应国家“走出去”的轮胎产业发展导向,公司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塞尔维亚生产轮胎直接出口销售,将大大增加产品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中国轮胎企业海外建厂有两大动力,一是能够规避国际贸易壁垒,保持企业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当前中国轮胎行业遭遇国外反倾销、反补贴及特保等贸易摩擦频繁,尤其是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对中国的轮胎企业打击非常大,海外设厂可以“曲线发展”,规避一些国际贸易壁垒。二是欧洲汽车业的复苏带动了汽车相关行业的发展,欧洲市场对轮胎需求量正逐年增长,欧洲轮胎市场前景看好。这些因素对中国轮胎企业海外建厂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响应国家“走出去”的轮胎产业发展导向,实施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调整公司的产品结构现状,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山东某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经广泛地调研、比选、提出在境外塞尔维亚东南部的兹雷尼亚宁市自贸区内投资建设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项目。塞尔维亚自贸园区关税收入与其他关税区域不同经济政策的特殊区域,尤其适合出口导向型的企业进驻。塞尔维亚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了《海关法》、《自贸园区法》,完善贸易、企业管理等其他相关法律,在保障投资企业享受塞吸引外资普遍优惠政策及商业优势的同时,还为投资自贸园区企业提供更多特殊优惠及便利。在塞尔维亚东南部的兹雷尼亚宁市自贸区建设轮胎生产项目,从塞尔维亚直接出口销售,将大大增加我们产品的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3、塞尔维亚是中东欧地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投资环境优势突出,对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的生产销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塞尔维亚是中东欧地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从投资环境的吸引力来看,在塞尔维亚的投资优势有5方面:(1)经济总体呈恢复性增长,2014年GDP虽因洪灾有所下降,但长期走势看好,且有望于2025年左右加入欧盟,具有一定的投资前景;(2)塞尔维亚与欧盟、中东欧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俄白哈关税同盟及土耳其等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并享受美国给予的最惠国待遇,塞尔维亚有关商品出口上述地区和国家享受免关税和免配额优惠待遇;(3)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南欧与西欧、欧亚大陆的陆路枢纽;(4)劳动力素质高,劳动力成本低于西欧和周边多数国家;(5)税率在中东欧相对较低,并对投资实行税收优惠和奖励政策;(6)塞尔维亚政府的经济主导方针是大力吸引外资,创造就业,改革和修订投资法规,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重新打造尼什、扎耶查尔、科拉列沃和新巴扎尔市等4个工业中心。加强自由贸易区和3个全国性工业园区建设。
世界经济论坛《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塞尔维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94位。世界银行发布的《2016年营商环境》显示,塞尔维亚在189个国家和地区的营商便利度排名中排名第59位。
从投资环境来看,塞尔维亚的竞争优势突出,是本项目选址在塞尔维亚的重要原因。
市场分析
1、市场分析
(1)国际轮胎市场分析
汽车是轮胎的主要配套领域,新增汽车产量决定汽车原配胎市场的容量与需求,汽车保有量决定汽车替换胎市场的容量与需求。
近十年来全球汽车产销量整体上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2006年至2016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89%,全球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3.00%。截至2016年底,全球汽车总产量达到9,203.26万辆,总销量达到9,141.25万辆。2017年全球汽车总产量达到9730.25万辆,销量936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几乎占据了总销量的三分之一,达到了2887.9万辆,至此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是连续九年居全球第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汽车市场日趋饱和,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阶段,带动全球汽车工业持续较快的增长。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国际汽车巨头以及本土整车企业纷纷加大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产能投资,促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市场地位不断提高,全球汽车生产中心已逐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转移到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据普华永道研究报告预测,到2018年全球汽车产量将达到1.08亿辆,年均增幅达5.6%。发展中国家市场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将占增产数量的83%。其中,中国占40.4%,印度占12.3%,巴西占6.8%,俄罗斯占4.5%。
得益于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的汽车产量及汽车保有量,近几年来,全球汽车轮胎行业以3.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在下游汽车行业持续增长的带动下,2018年至2021年的预测期间,全球汽车轮胎需求预计将以2.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由于乘用车市场的强劲增长,半钢子午线轮胎的销售增速较快,复合年增长率为3.9%,而该期间全钢子午线轮胎及斜交轮胎的销售分别以2.7%及1.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18年至2021年的预测期间,半钢子午线轮胎的销量预期较快增长,复合年增长率为2.8%,而同期对全钢子午线轮胎及斜交轮胎的需求预计将分别以1.8%及0.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年轮胎需求量可超过25亿条。
②轿车胎主导世界轮胎市场
汽车轮胎是轮胎工业的主导产品,轿车胎占据全球汽车轮胎的主要产量,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在欧美等成熟发达地区,轿车是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有着庞大的私人轿车消费市场,属于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在中国、印度等亚太国家地区,随着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轿车已从奢侈品向耐用消费品转变,未来潜在的私人轿车消费市场空间巨大。
③轮胎企业的大型化和集团化
全球轮胎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国际大型轮胎制造商引导,特别是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三家公司组成的“第一军团”,尽管近些年来所占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仍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研发技术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遥遥领先其他轮胎厂商。2016年,世界轮胎行业销售额为1510亿美元,前10强销售额为984.23亿美元,占世界轮胎总销售额的65.2%,比上年微增0.8个百分点,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④研发力度不断加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为增强创新能力,世界主要轮胎制造企业都在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研发经费投入也不断增加,轮胎行业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研发果的应用和推广使得轮胎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以提高;轮胎承载性能、高速性能、乘坐舒适性能、安全性能等不断提升。
⑤世界轮胎巨头注重品牌建设
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世界著名轮胎厂商十分重视品牌的建设和推广,通过参加全球汽车展览会和橡胶产品展览会、赞助F1顶级赛事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所产轮胎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全球轮胎市场竞争中,世界著名轮胎厂商依靠品牌影响力占据了高端市场并获得超额利润。
(2)欧洲轮胎市场分析
欧洲拥有多家全球著名的轮胎企业,包括法国米其林、德国马牌、意大利倍耐力、芬兰诺记等。欧洲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欧洲系汽车享誉全球。因此,无论在轮胎原配还是替换市场,欧洲市场都占有重要地位。
①轮胎产业布局
据欧洲轮胎制造商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其协会会员企业在欧洲拥有86家轮胎制造工厂,16个研发中心,11个总部基地。其中大部分工厂位于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西欧地区,这也于当地汽车工业发展息息相关,其次就是中东欧,在北欧芬兰诺记轮胎一枝独秀。在欧洲市场,全球前十轮胎企业同样牢牢占据市场大部份额,在2000年,全球前十轮胎企业占据整个欧洲轮胎市场份额高达83%,近些年有所下降,2016年为65.2%。2007年欧洲产的轮胎占全部欧洲轮胎销售总量的81%,2016年约为71%。这也说明,更多的轮胎企业正在不断进军和开拓欧洲市场,开始与全球前十轮胎企业争抢市场份额。
②经济与就业
来自欧洲轮胎制造商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协会会员企业售出轮胎2.89亿条(轿车及轻卡轮胎),占全球市场总销售量的20%。2017年在欧洲轮胎工厂出厂约3亿条乘用车轮胎,1800万条卡车轮胎。欧洲轮胎工业直接为欧洲提供大约20万个工作机会,间接提供的工作机会则更多。欧洲是全球轮胎先进技术最集中的地区,每年轮胎企业都在技术研发上面进行大量投资,并且每年轮胎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的展现都是首先在欧洲进行。据数据统计,欧洲轮胎工业的的投资正在以每年3.5%的增速增长,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轮胎企业加入欧洲市场。
欧洲轮胎制造商协会会员包括:印度阿波罗轮胎,日本普利司通,德国马牌、法国米其林、美国固特异、美国固铂、韩泰、倍耐力、诺记、特瑞堡等。
(3)中国进口轮胎在欧洲市场正逐渐失去优势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欧洲从中国进口的轮胎数量同比增长11%达383.8万条,在2016年继续增长15%达到442.3万条。而欧洲卡车胎产量,在2015年同比增长3.7%,达952.2万条,2016年仅上升1.1%,达962.6万条。因此,欧洲市场中国轮胎优势明显。然而,近年来,价格低廉的亚洲轮胎在欧洲正逐渐失去优势。多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这一情况,与亚洲轮胎价格上涨有关。目前,欧洲从中国进口的轮胎,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约20%。这促使欧洲很多公路运输业者,正在考虑是否继续购买中国轮胎。
另外,欧盟2017年8月,为回应欧盟轮胎制造商的投诉,欧盟委员会决定对来自中国的卡客车轮胎进行调查,2018年5月8日,欧盟委员会(EC)公布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卡客车轮胎,征收反倾销税。并将在2018年11月,公布完整的调查结论。中国轮胎出口欧洲正在遇到极大挑战,海外建厂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