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商业计划书;

400-808-5396

浙江某医药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来源:浙江某医药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04

项目背景

(一)浙江医药下属企业新昌制药厂创建于1954年,现占地面积约350亩,生产厂区位于新昌县城的东北角。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张与县域规划的不断变更调整,目前厂区已被居民区所包围,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11.jpg

(二)现有厂区涉危产品项目已被禁批,在产的涉危产品或车间面临批建不符或无法满足最新的安全环保法规要求的现实,如万古霉素、蒿甲醚、苹果酸奈诺沙星、β胡萝卜素(发酵法)、合成中试车间等,存在较大的运行风险;同时企业一些效益较好的优势产品无法在现有厂区组织生产或扩大生产规模。

(三)按现行政策要求,企业必须最迟于2025年年底前完成搬迁或关闭:

国务院办公厅(2017)77号文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154号文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经信委、安监局浙安委办(2018)17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安监局浙安监危化(2018)28号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

浙江省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浙危改办(2018)1号》关于公布浙江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搬迁改造企业名单的通知

根据2018年11月15日浙危改(2018)1号文件的精神,新昌制药厂已被列入搬迁改造国家计划(名单中共有59家企业,其中35家企业因位于人口密集区而列入国家计划,其他24家不在人口密集区而列为省计划),文件要求: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在2018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其他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搬迁或改造必须于2020年底前启动,2025年底前完成。

从近期省经信委来企业现场督查时了解到,省委、省政府已提出搬迁改造完成时间提前至2024年底的要求。

根据国家、省市的文件要求,结合公司产品转移的特点(如药证、国际注册认证、客户审计、质量确认等),新昌制药厂的搬迁改造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综合思量,无论从公司长远发展角度,还是从当前国内政策的多变性及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考虑,单一生产基地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除昌海生物产业园外,另觅一块福祉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从新昌制药厂现有存量资产盘活、人员安置、政策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在新昌经济开发区大明市新区组建全资子公司—浙江某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后续生物医药产业、生命营养品(人类、动物)产业、药物制剂产业的重点产业基地,应该是最佳选择。

项目概况

根据公司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拟对新昌制药厂现有厂区产品分两期进行转移:第一期重点是按照涉危企业的搬迁要求,在2024年底前完成涉危产品的搬迁,并做好腾空区域的存量资产盘活工作;第二期的工作是将其他产业重新进行搬迁整合,并做好剩余资产的盘活工作。

浙江某有限公司为浙江医药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于2019年12月工商注册成立。浙江某有限公司规划用地约600亩,建设周期为2020~2030年,项目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原则,分两期实施。

(一)产品布局方案

产业定位为生物制药、药物制剂、生命营养品生产基地,同时考虑大健康产业布局,主要通过“盘活存量、立足增量”来解决企业后续发展。企业遵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低污染、低消耗”的产品布局原则,规划建设国际一流的信息化、智能化医药生产基地。

(二)建设周期:

第一部分:一期项目建设期2020~2025年。主要建设生物制药区块、公用辅助区块、生命营养品区块大部分,同时建设部分急需的药物制剂区块。

第二部分:二期项目建设期2026~2030年。主要建设药物制剂区块、大健康产业和其他剩余部分项目等。

财务评价

一、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设过程中,在做好产品、装备的转型升级改造的同时,做好现有装置的综合利闲工作,注重产品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不断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估算:一期预计总投资约16.42亿元。一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39.9亿元、利税7.3亿元,经济效益良好。

二、社会效益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及医疗需求大大增加,生物医药类产品的增长迅速,对营养类保健品的需求增长较快。维生素作为重要的药品及保健品,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另外,本项目的实施可盘活新昌制药厂搬迁后土地、设备等存量资产,同时解决了搬迁后员工的分流安置问题,既盘活了存量资产,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产品及市场优势分析

中国医药工业现状与预测

制药业是个独特的行业,它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制药企业的产品是药品,是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它促进了人类的健康,延长了人类的寿命,而人类寿命的延长,全球老年人数的增长又为医药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支持。现世界人口已超过75亿,并且每增长10亿人口的速度越来越快,此乃医药行业最大的市场后盾。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医药工业生产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高出同期整个工业增速4.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增加值增速略有上升 (为0.1个百分点)。2018年1~12月,医药工业增加值占整体工业比重为3.3%,较上年同期占比则提高了0.1个百分点。

2019年,医药工业生产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1、国家层面国家逐年增加医疗卫生投入、《中国制造202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规划和政策措施实施效果逐渐显现。

2、资本层面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和医药产业高成长性的吸引,很多行业外资金、私募股权基金(PE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VC基金),依然将医药行业作为投资重点,大量社会资本涌入。据统计,2016~2017年,国内投融资市场共发生VC/PE项目615起,披露金额总计达445亿元,创近年来新高。预计2019年投资金额还将持续增加。

3、企业层面优势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总体来说,行业盈利水平相对稳定。2018年1~12月,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升高,但利润增速相比上年同期降低。

主营业务收入方面,医药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86.3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和中成药制造两个子行业对主营业务收入贡献最大,贡献率为55.7%。

利润总额方面,2018年1~12月,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94.2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8.3个百分点,行业盈利水平降低。

预计近几年医药行业盈利压力依旧存在,但总体会保持两位数稳定增长。

1、有利因素一是近两年医药企业创新成果突出,一类新药不断获批上市。2019年新上市的国产一类新药将进一步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二是我国医药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由过去大宗原料药出口、欧美代工逐步向仿制药国际注册、创新药国际注册转型,产品出口附加值逐年提高。

2、不利因素一是企业成本压力增加,药品注册标准提高、一致性评价和临床试验成本、国际注册等都增加企业研发支出,环保税法,空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标准提高和监管加强带来环保成本压力,原料药、中间体、中药材短缺带来原料成本的增长,人口红利的消失等增加了人力成本。二是行业必须面对各类政策的调整和终端需求变化等带来的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