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总体描述
1.2.1目前江西省电子产业园区诟病
1、电子商务意识不高。省内部分传统商贸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思想重视不够,传统优势产业应用电子商务程度低,电子商务对促进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对经济转型和价值创造的贡献潜力尚未充分显现。
2、配套支撑体系不完善。物流快递、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难以满足电商发展需求,缺少有全国或者行业影响力的大平台、大服务商。
3、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省内虽然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基础,但操作技能型人才不足,运营管理型人才缺乏,战略规划型人才紧缺制约了电商产业发展。
图表1-4产业园区的主要问题
项目的核心价值
项目的建设以实体化与线上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为着手点、以现代科技文明为内涵、以环保节能为重点打造江西省产业园项目,将实体的仓储、物流、配送与线上的信息资源网络相结合更能发挥平台的集成共享作用,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基础上,形成线下基于实体电子科技产业园区、线上基于数据库资源共享的电子科技产业园平台。
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环境、检测控制装备,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生产优质电子设备均可得到有力支撑,成熟的工艺技术及先进的生产设备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力的技术保障,同时,生产过程符合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标准要求。
该项目通过对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从投资经济性和先进性两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选用的设备均具有当今国内外先进水平,具有生产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
电子设备市场分析
电子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全球耳机生产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升级,智能产品市场的发展,全球耳机市场规模有望在2023年达到105.8亿美元。在全球耳机出货量稳速增长的情况下,耳机行业正在逐步升级,主要表现为无线耳机替代有线耳机,蓝牙耳机占比提升,同时耳机走向智能化。
AI或许是只能耳机的未来。独立的感知、存储和计算能力。除了无线、智能和场景化,智能耳机在这个阶段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开始具备独立的感知、存储乃至计算能力。在保持与手机的连接、互为补充的同时,开始具备更多独立运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手机的配件和手机智能助手的传声筒。这种硬件设备的去中心化,促使人的日常交互中心从单一的硬件设备平台向硬件背后的云端AI平台转移。
发展趋势
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领下,智能家居蓬勃兴起,互联网巨头及新兴创业公司从硬件、技术、系统解决方案等不同角度进行布局,智能家居系统初显。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智能家居产品种类日益增多,预计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超1400亿元,达到1428亿元,增长率为25.3%,虽增长或有所放缓,但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2020年将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国际发展背景与行业分析
3.2.1国际发展背景与现状
智能耳机利好多个领域,在无线连接、智能降噪、语音交互和生物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未来将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苹果Airpods的入场,带来了智能耳机市场的变革,整个智能耳机行业在2020年将可能成为一个超过400亿美元的市场。
全球耳机市场稳速增长,耳机市场格局正在改变。不含手机附带赠送的,2015年全球耳机出货量2.5亿个,2023年将达到4.6亿个,年均复合增长率3.9%。在全球耳机出货量稳速增长的情况下,耳机行业正在逐步升级,主要表现为无线耳机替代有线耳机,蓝牙耳机占比提升,同时耳机走向智能化。
无线耳机关注度增至56.4%,蓝牙耳机销量额首超有线耳机,Airpods引领智能耳机市场高速增长。据统计,2017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对无线耳机的关注度已经达到56.4%。同时据NPD统计,2016年6月美国的蓝牙耳机占比为17%,但销售额却达到54%,首次超过有线耳机的销售额,而同年年底苹果推出的无线蓝牙智能耳机Airpods,更是加速该进程。据统计,由Airpods引领的智能耳机市场规模2016年达到25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200亿美元,保持着高增长速度。虽然目前无线蓝牙耳机的占比仍然处于小众化的初始阶段,但近年来随着信号传输技术发展、无线耳机的便携性、苹果手机无孔化和无线充电技术发展,未来无线蓝牙耳机将会迎来高速增长,可以判断未来耳机市场的增量主要来源于无线蓝牙耳机。
3.2.2电子设备行业分析
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主要为各类电子通信产品提供设计、工程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测试及售后服务等整体供应链解决方案。本行业的产生是全球工业制造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在全球电子通信产品行业走向垂直化整合和水平分工双重趋势的过程中,品牌商逐渐把设计、营销和品牌管理作为其核心竞争力,外包制造部分。由此,本行业应运而生并成为国际工业制造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分析
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音响出货量预估达到920万台。其中,亚马逊稳居第一,出货量预计400万台,市场份额43.6%;谷歌紧随其后,预计出货量240万台,市场份额26.5%。较去年同期的30万台大增709%,但相比亚马逊来说,差距依然较大。智能耳机将在无线连接、智能降噪、语音交互和生物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未来将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智能耳机开始登上舞台。受运动健身、健康监测、消费娱乐等需求驱动,智能耳戴式设备(Hearables)集成音乐播放器、无线连接和多种传感器,并带有防水、降噪和高保真等新增功能,开始登上舞台。综合应用传感体系、智能语音交互和智能推荐算法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也将出现在智能耳机中,成为推动市场的关键因素。
全球主要国家耳机市场分析
一、全球主要国家耳机市场份额
“中国制造”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制造能力吸引了全球耳机制造行业将生产基地放到中国,生产中低端耳机。中国耳机市场份额达到32.8%。相对地,欧美国家将高端耳机的生产放在本国。但近年来其国内经济不景气,经济增速远低于中国,欧洲危机又进一步降低人们的消费信心,因此美国、德国、日本等全球知名耳机品牌生产国家市场份额近年来有所下滑,市场份额比重分别为13.6%、5.3%和7.7%。
图表3-1全球主要国家耳机市场份额
二、美国
美国在经济发展程度和耳机技术研发上要领先于其他国家,除在美国本土销售的中小耳机品牌外,其畅销世界的耳机品牌中被业内熟知的就有五、六个之多,如高斯(KOSS)、歌德(GRADO)、舒尔(SHURE)、爱丽丝(ALESSANDRO)和音特美(ETYMOTIC)等,相对其它国家品牌较多。时下流行的动圈和动铁单元入耳式耳机的高端产品几乎都来自美国。美国的耳机产品大都风格相近,比较注重耳机中低频的表现和播放音乐的整体协调性、分离度等因素,较多的适用于摇滚、金属类音乐。
三、日本
上世纪末,日本随身听耳机领域,索尼几乎所向披靡,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松下由于本身的研发能力限制,只能靠一些独特的外形设计吸引眼球。原来曾与索尼并肩的另一随身听厂商爱华也由于经营不善被索尼[1]收购。目前在日本市场,铁三角的市场份份额已经远远超过索尼,但在中国市场,铁三角的知名度仅限于高端市场,被众多发烧友知晓。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STAX耳机品牌是世界上最有名望最具影响力的静电耳机制造商,号称日本的半个HI-END品牌,STAX的静电耳机价格合理,声音轻盈柔和,富有飘逸的美感,
具有丰富的细节。
日本的半导体供应量占全球的20%,在部分电子零部件领域更是全球主要生产商;而香港、台湾和中国内地以及韩国不少电子生产商均依赖日本生产的零部件,因此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对全球电子行业产业链影响极大,耳机产业当然也在其中,本土耳机减产和消费低迷使得日本耳机在全球份额有所降低。
四、德国
相较于欧洲其它国家,德国耳机市场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刺激下发展良
好,主要得益于其耳机三大知名品牌——森海塞尔(sennheiser)、拜亚动力 (Beyerdynamic)和德国歌德(MBQUART)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在德国耳机市场,专用于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耳内、迷你耳机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而传统的耳机,作为户外装置越来越普遍,这要归功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建设工期
项目总建设规划周期为9个月
图表1-3项目建设工期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