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总体描述
项目是垂直于“共享自行车”产业的B2C平台,平台专注服务每个立志在共享自行车市场分一杯羹的企业、投资者与创业者,项目有效规避了行业资金门槛壁垒,以十辆自行车为加盟起点(每辆自行车定价700元),前期所有投放企业或个人对应自行车的70%销售额以天为单位返还给客户指定账户,剩余30%为平台运营费(含税收),目前XXXXX公司微信公众号平台已上线,智能锁已经研发并随时能投放使用,投放地点以上海为中心,未来五年内必将占领全国华南、华中地区一线城市,打造自膜拜、OFO以来的又一个共享自行车业内的大品牌。
项目投资亮点
项目规避了行业资金门槛
众所周知,共享单车这个行业是一个很好的行业,模式也是一个好的模式,可是想“玩”这个行业,必须首先得在数量、速度上下功夫,说白了靠的就是不断砸钱扩大区域与数量规模,以膜拜单车为例:不到一年疯狂融资几十亿,在这个行业能“玩”下去的企业无非是Coatue、小米、中信产业基金领投,元璟资本、Yuri Milner以及滴滴、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这些老投资企业。而“互联网+共享自行车众筹”项目的诞生恰恰打破了这个资金门槛,投资者没有任何地域与资金的束缚,共同在共享单车领域里抱团取暖,共同开创共享单车领域里的一片天地。
项目产品定位符合市场
造价3000元一辆的膜拜单车在质量上无需质疑,但是摩拜车作为城市出行自行车,其设计仍存有争议。根据使用过的用户反映,摩拜单车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太重。这个问题上文有涉及,除了为维持智能电子设备而配置的充电花鼓外,摩拜车去掉最稳定可靠三角结构,设计成V字型,必定需要依靠填充更多的材料来弥补强度。同时,为了免维护、提高使用率,摩拜单车采用实心胎,在骑行过程中无疑增大了摩擦。而饱受诟病的避震系统也让摩拜单车对城市路面状况也更加挑剔。相较于花哨的功能,颇有过分“锦上添花”之感。
而造价在200元左右的OFO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质量问题,属于“贼都不偷”的类型,因为造价于质量问题,从而导致的维修费与报废率也成为了投资OFO盈利的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说:OFO其实是在生产垃圾。
图表3: 共享单车造价对比
资料来源:HUXIU、中金普华整理
项目的造价符合市场定位,既能保证质量,控制维修费与报废率的同时,又能保证稳定收益的可行性,如下表所示:
图表4:产品定位优劣势对比
数据来源:中金普华整理
消费者理念已成熟
无论前期市场调查、消费者调查、理念的灌输做的再是充分, 一个新产品推出市场,消费者的理念都是无法得知的。就像膜拜在首创“共享单车”这个行业第一次投放市场时,也是对这个市场保持着“赌一赌”、“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的心态。而共享自行车众筹项目的诞生,前期根本不用考虑这些问题,因为“打开消费者理念”这一道难关已经非常光明,项目前期的发展可谓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而后期的发展目标中只需要不断创新的同时,寻求超越。
消费者选择多样化是项目成功的又一保证
膜拜单车、OFO、骑呗等品牌,使用步骤都是统一套路:
1、下载软件:下载你所在城市的拥有的单车项目锁对应的app;
2、交押金:一般的共享单车都是需要交押金的!所以不要以为下载app以后就可以使用了,你必须先支付一笔押金,然后才可以使用!
3、充值:不要以为交完押金以后就可骑车了,你必须还得充值,因为”共享单车“是收费的,不是免费的,你骑行就会产生费用。
4、开锁:扫二维码或者蓝牙链接以后开锁或者手动开锁!然后你就可以开始骑行了;
5、还车:有些共享单车需要还车到指定的区域,有些可以随便停放,所以你不管是骑行还是还车都需要注意是否超出!否则一不小心你的费用可能就被扣光了。
以上步骤对于只想解决“最后一公里概念”的消费者来说,还可是适用,但是共享单车现在已经远超出了“最后一公里概念”的范畴,骑共享单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方式,APP扫码开锁过于繁琐、并耗流量、占内存。
项目平台的开发微信公众号+APP使用多元化步骤模式,适用于各种消费者的出行与操作,预计项目上线使用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将远超过APP用户。
单车使用频率的保证
在2017年1月初,深圳市中金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针对市场上现有的共享自行车每天使用频率问题上做过一次调研,调研结果并不是很乐观:一辆单车一天使用频率平均为两次,每次消费一元钱。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用户过少,恰恰相反现在用户想找车反而找不到,导致觉得共享单车不适用而卸载APP的用户有一定占比。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并不是因为市场投放过少,主要原因还是经营模式不当,投放过后管理不善。
“如果在我上下班的时候,100米范围内能找到一台共享单车,2块钱半个小时我也会天天踩。但现在是,早上出门时,车都在地铁口。晚上下班时,车都在小区内。”“说一些我对共享自行车的感受 1.找不到车或者要走很远才能找到车; 2.定位不准确,很多时候定位到了找半天找不到; 3.预定问题,有时候眼前就有一辆车,但是就是打不开,因为被预定了。 这些有时候让人很恼火。”等消费者的抱怨直接反映了共享单车投放后管理问题的漏洞。
项目平台的诞生将会避免这一系列“空车”问题,保证单车使用的频率翻番(详见4.2.2保证投资者投放单车的使用频率分析)。
竞争对手分析
项目上线后,主要竞争对手为摩拜、ofo、小鸣、优拜。
竞争对手基本情况分析
共享单车行业酝酿与2015年初,成立最早的为OFO,OFO主要以高校为基准点,逐渐覆盖城市;而紧随其后膜拜单车以北、上、广、深几大城市为投放点,主要覆盖地域为中心城区地铁口、住宅小区;优拜单车暂时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为主要目标市场;而小鸣则以上海为主要业务范围。
图表10: 主要竞争对手基本情况一览表
数据来源:HUXIU、中金普华整理
主要竞争对手营销模式分析
在选择竞争对手定位时,我们以起步较早的OFO与膜拜为主,如下表所示:
图表11:主要竞争对手营销模式一览表
资料来源:HUXIU、中金普华整理
由上图可分析出,膜拜主要以城市朝九晚五上班族为主要目标用户,OFO定位主要以高校为基本中心,逐渐覆盖市场城区。
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分析
竞争对手投放数量对比
目前共享单车市场优拜单车在投放数量上排名居前,其次是OFO、膜拜。主要原因优拜的造价定位较为精准(1000元/辆),而OFO虽然造价低,但是报废率过高(新车从投放开始,三个月变为废品)。
图表12:主要竞争对手投放数量对比
数据来源:HUXIU、中金普华整理
订单量对比
由下图可见,在共享单车领域无论任何产品的投放,都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图表13:主要竞争对手订单量对比
数据来源:HUXIU、中金普华整理
竞争对手产品造价分析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领域的四个品牌,膜拜单车造价最高,其次为优拜、小鸣、OFO。根据2016年共享单车投放市场的速度与数量来看,500—1000价位的造价为最佳选择。
图表14:主要竞争对手产品造价分析
数据来源:HUXIU、中金普华整理
竞争对手运营模式与押金收取分析
图表15:主要竞争对手运营模式与押金收取分析
数据来源:中金普华整理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500万进行平台的搭建与后期的运营,前期已耗时3个月,投入80万进行平台的搭建与技术的开发,目前微信公众号、智能锁已开发并随时能投放上线使用:
图表22: 项目平台主要建设内容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