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发展背景
我国水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通过发展水处理行业,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开拓再生水、增加水资源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
我国废水排放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2005-2015年间我国废水排放量由524.50亿吨/年增至735.30亿吨/年,复合增长率达3.44%。废水中包含大量污染物,给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升。
我国政府日益重视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投资支出力度加大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环保政策以推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断加大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投入。2010年至2016年,我国水污染防治领域的财政支出金额由364.87亿元迅速增至647.8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0.04%。
市场容量
根据我国的“十三五”规划,水处理的行业将突破万亿的市场规模,市场容量巨大,投资机会众多。
公司概述
昆明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21日,注册资本:60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污水处理、废水处理、湖泊治理、河道治理、水资源化技术开发及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协会会员和常务理事单位、昆明市再生水协会会员和理事单位,具有以下资质证书:云南省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治理乙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资质、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资质、云南省环保行业污染治理乙级资质,获得“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昆明市创新型试点企业”、称号,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技术研发历程
早在21世纪初,公司董事长刘牧就开始留意到昆明人的母亲湖——滇池的变化,看着富有生命力的清澈湖泊、逐渐的变得浑浊恶臭,让身为昆明人的他,感到十分惋惜痛心。有感于当时最新的、原创性的水科技还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中国正在努力追赶,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从“十一五”开始,中国政府对水行业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而中国不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将会大大促进了中国水科技、水行业市场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于是在上世纪末,刘牧先生参加了一支由省内一群环保、教学及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他们以崇高的社会使命感,自筹经费积极地投身到滇池的研究当中。二十多年里,坚持对滇池水体、入滇河道及滇池流域污染情况进行调研,从微观生物学到宏观的环境与生态学的深入研究,使他们对滇池污染发生的原因、程度、规模等有了全面详细的了解,并将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编撰成《滇池治理措施和建议》的诤言书和《具体实施方案》两本书,书中对滇池治理方案总结为“三个基本解决”和“五项综合治理”。
工艺流程
系统功能
技术优势
财务状况
过去三年财务状况(单位:万元)
三年发展规划
2018年:云南省内完成30万+5万m³/d藻水站建设共2个,总合同价7000万元;江苏无锡完成移动式藻水处理系统项目,合同价约2500万元、浙江湖州完成30万+5万m³/d藻水站建设共1个,合同价约3500万元;
2019年:全国范围内完成30万+5万m³/d藻水站建设共4个,总合同价14000万元;太湖地区扩大移动式藻水处理系统项目规模,预计新投入2套移动式藻水处理系统,合同总价约5000万元;长三角地区完成5km河道综合治理项目(配合藻水站)2个,预计总合同价为8000万元;
2020年:全国范围内完成30万+5万m³/d藻水站建设共8个,总合同价28000万元;太湖地区新投入4套移动式藻水处理系统,合同总价约9000万元;河道综合治理项目(配合藻水站)完成4个,预计总合同价位16000万元;海外危地马拉湖泊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实施,预计总合同价为12000万元;2018年为水啸科技走向全国的第一年,在长三角建立示范工程,并同步将已开发完成的移动式藻水处理系统投入生产;2019年为水啸科技稳扎稳打,扩大在全国范围内市场占有率之年,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推广全套治理技术;2020年在继续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将现已跟进的海外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开拓海外市场,面向全球。
*以上预估以保守偏中值进行计算。
行业PEST分析
政治环境
2015年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同年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而在2016年“河长制”正式颁布,从水治理体制层面实现创新,明确了地方主体责任和河湖管理保护各项任务;2017年水治理领域个细分领域细则逐步出台,对于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海绵城市等细分领域提出具体要求,水治理开始走向综合化和混合型;2018年开年出台“湖长制”,“河湖双治”全国一盘棋有望在2018年实现,国家对湖泊生态环境的监管、保护和治理力度正在逐步升级湖泊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将更加明确和细化。
经济环境
根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测算,依据投资单价和工程任务量两个参数初步估算,完成“水十条”将投资4.6万亿,通过加大治污投资将带动环保产业产出增长约1.9万亿元,其中直接购买环保产业产品和服务约1.4万亿元,间接带动环保产业产出增加5063.4亿元。随着投融资、建设管理等模式创新,将持续提升相关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2017年10月,环保部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对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行更为详细的阐释。规划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分解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五大类项目,并建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项目储备库,匡算投资7000亿元。
社会环境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2016年社会环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1617个国考断面中,I类34个,占2.1%;II类676个,占41.8%;III类441个,占27.3%;IV类217个,占13.4%;V类102个,占6.3%;劣V类147个,占9.1%。其中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质为优,长江和珠江流域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为轻度污染,海河流域为重度污染。水质情况整体改善,但形式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海河流域,V类占8.7%,劣V类占41.0%,流域内工业发达、污染源密集、人口密度高,水资源短缺,污水治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技术环境
多年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于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控制方法。从控制的角度对于湖泊水质富营养化以治理,可以通过污染物治理,对湖泊水质富营养化以有效控制。此外,还可以配套使用物理治理方法、化学治理方法、生物治理方法。
市场细分
水域生态治理是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超过70%的城市存在黑臭水体,经济发达且水系更多的中南区域和华东区域合计占比达71.9%。2016年,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1617个国考断面中,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为轻度污染,海河流域为重度污染。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