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受到政策、市场、技术、资本等多重因素的带动,特别是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影响,我国锂电池行业正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及节能汽车产业发展计划”,确定以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明确在2020年之前实施千亿元投资进行扶持,到2020年实现普及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受此影响,未来十年内,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
项目投资亮点
1、项目本身具有性能优越、使用环保等多方面独特的应用属性,符合市场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2、项目产品技术领先、生产技术成熟,已经具备大规模产业化条件;
3、该项目的大规模产业化,将是全球电池产业的一次重大升级,有利于提升电池、电池包、智能充电设备、电动摩托、电动汽车等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将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升国家能源安全;
4、项目发起团队经营稳健,具有相当实力,拥有雄厚的背景资源,具有特大型项目的操作与运营经验,这些都将为该项目的顺利发展,克服不可预见的风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项目财务效益可行,能保项目后期的稳定收益。
总之,“新材料电池项目”符合世界电池产业发展的要求,项目旨在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和引进先进的国内外先进设备,生产电池、电池包、智能充电设备、电动摩托、电动汽车在交通、通信、电力等领域产业化的应用。充分发挥本项目的资源与市场优势,合理推动中国电池产业结构,为推动中国能源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项目竞争优势
一、完整的产品体系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相对成熟、完整的产品体系,在新材料电池及下游应用产品配套方面具备一定优势。项目一期产品种类覆盖电池、电池包、智能充电设备、电动摩托,二期产品涉及电动汽车的研发。
二、规模效应
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8000万单位(1000amh)新材料电池生产能
力,规模较大,在采购、生产成本等方面相较于竞争对手,具有较大的规模效应。
三、优质的客户资源
项目公司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完善的服务支持,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同,经过多年积累,公司拥有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本项目将利用项目公司先前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为项目建设运营提供市场基础。
四、强大的研发及管理团队
公司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均服务公司多年,均对公司新材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本项目核心团队都是在电池行业工作16年以上的经验,均有在比亚迪、ATL的工作经历,团队成员有来至麻省理工博士2名。
五、产业链优势
在新材料电池领域,项目在横向上形成了联合开发、技术共享、客户资源共享、长期战略研究等协同效应;同时,项目决策向下游发展新能源汽车等其他应用产品,有助于公司从终端开始的自下而上的研究产业链、打通产业链,更好的应对新能源产业未来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并充分分享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巨大市场。
行业投资前景
尽管行业整体存在过剩风险,但是,结构性上,三元电池供给仍不足,磷酸铁锂电池将饱和。从乘用车和商用车动力源配置情况看,目前乘用车三元电池渗透率较高,15年数据显示,三元电池在乘用车电源配置中占比达到58.48%;而在商用车中主要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起在商用车电源配置中占比达到83.90%,而三元电池占比仅为12.92%,这主要与工信部限制商用车使用三元电池有关;专用车主要以三元电池为主,2015年,三元电池在专用车电源配置中占比达到59.14%。
图表24:三元电池在各类新能源车型中的渗透率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金普华整理
根据OFweek统计预测,至2018年,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将由2015年的54.47%提升至82.98%。
从电动专用车发展看,随着国家补贴等扶持政策的落地,其必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尤其是城市电动物流车在电动专用车中的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其目前占比为60.60%,产量也会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电动物流车产量将会达到349万辆。
综上,预计未来对三元电池的需求量,将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上述乘用车和专用车产量的预测,假设EV和PHEV乘用车平均每辆需要电池22Kwh,平均每辆电动物流车是18Kwh,则预计2018年将需要三元电池将超49Gwh。而从2015年动力锂电池产量构成看,磷酸铁锂电池占比高达69%以上。根据预测,虽然到2018年,三元电池产量占比将会反超铁系,达到36.50Gwh,仍难满足下游需求。
因此,目前三元电池的产量缺口仍较大,尤其是高端三元电池国内供应仍然严重不足,核心企业早在去年就着手扩产。可以说,三元电池缺口在一定时期仍将存在,优势三元电池企业将逐步领导产业发展。
图表25:2015年动力锂电池产量结构组成
图表26: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统计预测
数据来源:OFweek、中金普华整理
虽然一些业内核心企业在纷纷扩产三元电池,但从OFweek统计预测来看,在乘用车和专用车产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并考虑到三元电池在上述种类车辆中的装备占比情况,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三元电池仍有较大的缺口。
预计,未来几年,动力锂电池产业整体产能将出现过剩。且从结构性上看,磷酸铁锂电池过剩较为严重,而在“十三五”期间,三元动力锂电池仍存在缺口。
项目国际市场现状及趋势
201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突破280亿美元,增速较2014年有所上升,容量规模达到63GWh,同比增长18%,其中:消费电子产品由于基数大、增速放缓,相应消费型锂电池需求增速放缓,预计消费型锂电池市场规模将会小幅增长5%;新能源汽车增速将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持续加码的情况下,全球动力型锂电池市场规模增幅约为25%;随着储能型锂电池在移动基站、新能源调峰电站等应用领域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储能型锂电池的市场规模增速同样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增速将超过30%。
图表2:2010-2015年全球锂电池产业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金普华整理二、项目国内市场现状及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25.3GWh,同比增长54%,环比下降16%。锂电池产量同比增长主要受动力电池带动,2016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12.72GWh,同比增长201%。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10.1GWh,占产量的79.4%,库存占比20.6%。
图表3:2011-2016H1国内锂电池产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金普华整理
锂离子电池是重要的电子基础产品,也是新能源及新能源电动车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动力和储能系统等领域。我国已成为世界位居前列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和锂离子电池出口国。新能源汽车往往需要上千个锂电池电芯串联成电池组以保证能量的供应,因此能源汽车的大幅增长也带来了动力锂电池的巨大需求。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井喷式增长情况下,我国动力锂电池将成为锂电池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类型,也将拉动整个市场规模呈现较快增长。
图表4:2010-2015年中国锂电池产业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金普华整理
三、项目市场供求及预测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已使得锂离子动力电池成为锂离子电池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根据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的装备情况看,A级乘用车一般一辆需要30Kwh容量电池,商用电动大巴车一辆需要200Kwh,中巴车约70Kwh。根据2015年,我国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种类构成,假设平均按每辆新能源汽车需要50Kwh计算,2016年若按照生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计算,预计将需要动力电池25Gwh。
根据IEA(国际能源署)统计,到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总销量将接近600万辆,届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对动力电池需求井喷式增长,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超过90Gwh,“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速40%。
此外,由于动力电池一般衰减到20%就不再适用于电动汽车发电,产生更新需求,我们预计普通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为5年左右,而使用率较高的出租车和大巴车的电池更新周期缩短到3年左右。
因此,更新需求市场也相当可观,粗略按照5年更换周期测算,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15Gwh,整个“十三五”期间,动力电池需求量分别为27.28、36.58、54.34、72.21、104Gwh,总量近300Gwh。2020年需求量104Gwh相较于2015年15.7Gwh的6.62倍,年均复合增长率45.96%。
可以说,受新能源汽车需求驱动,动力电池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图表5:2016-2020年期间动力电池需求预测
锂电池储能市场分析
1.中国通信基站储能市场
通信电源采用的是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主要功能是为通信运行系统中的通信设备、空调等负载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供应,保证整个系统安全稳定,是整个通信运行系统的基础设备。
随着4G网络的快速发展,国内电信企业加快了移动网络的建设。2014年新增移动通信基站98.8万个,为2013年新增数的2.9倍,基站总数已达到128.4万个;2014年4G基站原计划新建30万个,实际新建数量达到73.3万个。工信部在2015年2月的“宽带中国”电话会议中表示,2015年电信行业计划新建4G基站的数量将超过60万个。新建基站数量的不断提升,为基站后备电源即电池储能带来了新的增量空间。
目前基站后备电源大部分仍为铅酸电池。相比之下,锂电池在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综合效率方面的性能均优于铅酸电池,具有显著优势。随着基站小型化和集成化成为趋势,基站对后备电源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推动锂电池在基站后备电源中渗透率的提升。
我们对通信基站锂电池储能的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考虑每年新建基站后备电源的需求以及现有基站后备电源替换的需求,预计到2018年国内通讯基站锂电池储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2亿元。
图表20:中国通信基站锂电池储能市场规模测算
图表21:2012-2017年中国通信基站锂电池储能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金普华整理
2.中国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市场
锂离子电池在能源储备领域也有重要应用。首先,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电网用电的峰谷调节的难题。为保证高峰用电,通常需要加大电力投资,保证高峰时的电力需求,但是在用电低谷时常造成资源的浪费,采用能源储备装置,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使用储能装备中所存储的电能,可以避免简
单建设发电装置的大量投资。其次,清洁能源中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都是随机性、间断性的能源,储能设备配合上述清洁能源的使用,在发电时储能,在间断期间释放能量,能有效地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现状。
目前储能电站作为锂离子电池模组的一个崭新应用领域,近年来伴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得到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储能电站的建设步伐加快,以及锂离子电池在移动通信基站储能电池领域的逐步推广,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占比从无到有,2014年达到4%,比2012年的2%、2013年的3%,一年上一个台阶。
图表22:2012-2014年中国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的销售收入及市场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金普华整理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