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企业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以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而调整利润和社会需求是当前企业领导面临的关键挑战。企业必须重新思考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应对社会及自然的根本性变化,从而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AND1 创始人吉尔伯特和霍利汗发起创立了共益实验室,致力于让商业成为解决社会和环境的有生力量。共益实验室团队创建了一套综合的绩效标准和法律规范,为共益企业的认证提供了标准。尽管对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社会企业进行了很多次的尝试,共益商业模式并不会根本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而是基于目前的商业模式,积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因素,为商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的领导和变革的方向。
截至2015年,全美有27个州通过共益公司法,而作为一种全法律框架,共益公司制度是美国社会用新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的大胆尝试。作为传统商业企业而言,追求利润和股东的价值最大化是其经营的主要目标,但是随着传统企业的发展,科学、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而来的是社会不平等加剧,环境恶化等复杂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和社会改革的实践者开始探索平衡经济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模式。共益企业制度便是社会企业发展中为解决此问题而诞生的法律形式。
商业的善在于鼓励合作、创新、互惠互利,以及帮助人类社会生活的更加充实;商业的恶在于企业关注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对社会和环境造成非常大的破坏。面对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以及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知,共益商业模式可以重新定义商业的成功: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一种开拓创新的体系,用商业的力量解决最具挑战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共益商业模式的优势
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形成“月晕效应”
“月晕效应”是指人对某事物的整体印象影响到对此事物的具体评价与认知,对于企业,就是企业的形象影响公众对公司的认知,形象好的公司,自然受人爱戴。
通过开展与参与公益活动,偶家科技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真实了解到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同时对外也显示了企业具有亲和力,尤其是企业的对留守儿童与贫困儿童的阅读资源支持更能体现企业的爱心。正是这种行动在消费者的心中形成“月晕效应”。谁在消费者的心中矗立起一个令他们顶礼膜拜的“图腾”形象,谁就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找到和消费者的共同的社会精神的氛围,找到沟通的有效途径。当然这里的形象不是“图腾”,而是亲民和爱心。
21世纪营销的关键是贏得顾客的消费价值,即强调维护客户忠诚度,强调客户关系的管理。所以在广告泛滥的今天,通过公益活动来贏得客户属于上策,其 实无论是对于政府、消费者、潜在消费者或者是大众,公益活动都能极大地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任何一个消费者、政府都更加偏好参与公益活动多、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企业。
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在媒体大力宣传与报道中,企业的理念、品牌和影响力得以广泛传播,更重要的是,逐渐让消费者,包括潜在的消费者,更加关注公司 的品牌,并对公司及其产品产生好感,拥有稳定的忠诚度。这就是企业追求的“月晕效应”。对于受助群体而言,他们更会成为企业忠实的拥护者。青岛海尔集团是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著名企业之一,他们通过参与公益事业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 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拉近来与消费者心理距离,让消费者感觉到海尔就在自己身边。海尔“真诚到永远”的企业理念及敬业报国的企业精神都铭记在消费者的心中。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海尔集团用于社会教育事业、对口支援帮扶、扶贫救灾助残的捐款、捐物己达五亿多元。在鼎力支持公益事业的影响下,这些年,海尔在全球拓展出广阔市场,同时创造了十几亿忠诚顾客。
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共益商业模式能有效地改进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开拓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品牌形象包括了品牌的知名度与品牌美誉度,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在进行品牌形象的传播策略,像大量的广告投入,使品牌曝光的频率比较高,在社会的知名度也比较大,但对于美誉度的塑造与提升则基本属于各品牌的发展空白。
公益活动是共益商业模式的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公益活动提高企业品牌的美誉度。消费者的公益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价格、质量相当
的情况下,他们的购买发生着品牌转移,转向有公益事业投入的企业品牌。企业通过共益商业模式的方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融洽了社会关系,给到了许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以帮扶,同时增加了企业的销售额,提升了品牌形象,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公益行为是一项社会回馈活动,通过无偿的举动建立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是共益商业模式的真正意义所在。将企业的 “善行”传达给社会大众,赢得品牌认同,进而赢得长期竞争力,引导更多企业、个人参与到共益事业中,这是共益企业的使命。
正如营销专家所言,低手推销产品,高手推销企业。推销产品要穿透人们的层层戒心,而且仅仅能带动销售;但推销企业却不容易引起公众的戒备,从而在 不经意间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可以拉动产品的销售,更能带动拥有共同理念的人群参与进来,可谓是一箭三雕。这正是共益商业模式的迷人之处。
创造社会财富,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政府支持
“慈善不仅仅是捐钱,更重要的是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梦想。”
公益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给弱势群体以社会支持。理论上,社会进步付出的代价由全社会承担,但实际上基本都落在了弱势群体身上;社会进步取得的成果 是由全社会共享,而弱势群体真正享有的却少之又少。比如说,体育场把跑道建设得非常先进,人要进去先收费,改建前,穷人可以进去散步,改建后,穷人却享受不到这种进步。
成功的共益商业模式对整个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起推进作用,可以不断增强企业和消费者的尚善意识,从而在和谐的环境与欣悦的氛围中激扬出更大的创新精神,滋衍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让马克思恩格斯所期待的那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境界变成美好的现实。另外提倡公益事业是促进和谐社会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而公益事业需要来自各方的积极支持,把公益事业做好、营销好,对于受益人、社会、企业来说是三方共贏的事。
企业在政府的倡导下开展公益活动,政府会为企业的发展开绿灯,至少也要为公益活动的开展提供方便,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做好事,办实事”的目的。中 国移动就是利用政府资源的好手,在中国移动“农信通”业务的推广过程当中,中国移动将产品容入“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推广过程中结合希望工程、赈灾等活动,给业务推广戴上公益的帽子,“农信通”也被诠释成农村信息平台,并且通过与地方政府(农业局和宣传部等)签订排它性协议,通过协议,垄断了农村的广告资源,强化了与基层政府的关系,以后联通等其它竞争对手要想进入就相当的困难了。
另外,某些公益项目可以获得政府或者机构团体的拨款与奖励,像“中国优秀企业公民”、中国慈善排行榜、行业标兵等等,这样就降低了运营成本,降低了经营的风险。可以获得媒体宣传、政府关系资源的开发等附加效应,毕竟投资公益活动带来的附带宣传比单纯的广告宣传更能获得社会认同,更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
共益商业模式的劣势
企业信息化程度有待继续提高
现代企业管理普遍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利用Internet网络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较为流行的信息管理系统有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资源规划(ERP)、战略信息系统(SIS)、竞争情报系统(CIS)等。
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强弱对企业提升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对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的把握已经成为应对行业竞争对手的必要手段。偶家科技所处行业环境竞争激烈,需要适时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强企业信息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层从才紧缺
偶家科技始终秉承“以德取才,以能用才,以需育才,以信留才”的用人原则,一贯坚持自主培养综合型人才, 引进科研型专业人才的人才储备战略,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企业的高层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偶家科技高层力量相对较弱,既综合又专业的高层次人才较为紧缺,特别是在企业基层拥有多年实践经验的骨干难以进入高层参与核心管理。因此,偶家科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干部晋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结论
总之,随着各行业品牌集中度的提高,规模化、品牌化、社会化的企业日益增多,企业融入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消费者觉悟的提高和企业自 身要求的提升,公益将作为企业亲近、融入、回馈社会的一种有效手段,将随着这种进程的加快而倍受追捧。因为在一个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品牌的力量主要来自客户关系,消费者主要通过对企业的认可来认识产品,与此同时,消费者在关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在关注“过程”,关注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社会公益,因此,企业应该将公益不仅看作一项活动,更是战略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有效组成部门,当公益遭遇商业,我们需要在公益的背景下“隐形营销”,这样,公益才能让商业模式产生价值,企业发展将因公益而更加美好!
摘要 1
Abstract 2
目录 3
第1章 绪论 5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5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6
1.2.1 研究方法 6
1.2.2 研究内容 6
第2章 共益商业模式理论基础 7
2.1 共益企业的源起与发展 7
2.2 共益企业的认证程序与意义 8
2.3 共益企业在中国的推广与发展 9
第3章 偶家科技介绍 10
3.1 跨界融合--公司创立背景 10
3.2 为学龄前儿童阅读提供相应产品——公司核心业务 11
3.3 重新定义商业成功--公司的发展规划 12
第4章 偶家科技共益商业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13
4.1 偶家科技共益商业模式特点 13
4.1.1 定位——阅读服务供应商、公益&阅读推动者 13
4.1.2 交易设计 15
4.1.3 商业共生体 20
4.2 偶家科技共益商业模式的内部治理 22
4.2.1 员工效益 22
4.2.2 社区效益 23
4.2.3 环境效益 23
4.2.4长期效益 24
4.2.5 核心效益 24
第5章 偶家科技共益商业模式SWOT评估 26
5.1 共益商业模式的优势 26
5.1.1 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形成“月晕效应” 26
5.1.2 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27
5.1.3 创造社会财富,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政府支持 27
5.2 共益商业模式的劣势 28
5.2.1 企业信息化程度有待继续提高 28
5.2.2 高层从才紧缺 29
5.3 共益商业模式的机会 29
5.3.1 政策环境分析 29
5.3.2 经济环境分析 29
5.3.3 社会环境分析 30
5.3.4 技术环境分析 30
5.4 共益商业模式的威胁 31
5.4.1 民众公益慈善参与率不高 31
5.4.2 公民的公益慈善观念相对落后 31
5.4.3 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较差 32
5.5 共益商业模式的总体评估 32
第6章 商业模式改进的设计与实施 34
6.1 重视“跟进服务”工作 34
6.1.1 “跟进服务”阐述 34
6.1.2 “跟进服务”的作用 34
6.2 加强与受惠群体的互动 35
6.2.1 受惠群体的认知度分析 35
6.2.2 加强沟通与交流,培养忠诚潜在客户 35
6.3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36
6.3.1 内部控制的含义 36
6.3.2 内控体系建设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分析 37
第7章 结论 39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