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行业市场前景如何?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近年来中国玩具行业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玩具行业规模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达到853亿元。
在居民收入增加、玩具消费观念提升和技术升级的带动下,预计玩具行业将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中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918亿元,2026年将达到1195亿元。
玩具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综合性行业,涉及塑料、竹子、纸板、五金、机械、电力、电子、声控、光控、遥控、感应技术等多个领域。玩具制造是指以儿童为主要用户,具有娱乐、教育、安全三大基本特征的娱乐设备制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出口国,玩具产品出口全球,在全球玩具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虽然是玩具生产大国,但不是玩具生产强国。自有玩具大多以出口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玩具产量745.82万吨,出口达396.73万吨。
中国作为玩具生产大国,玩具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全球70%以上的玩具产品产自中国。2016年至2021年,中国玩具出口额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183.9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461.2亿美元。其中,美国是中国的玩具出口大国。2021年,对美国出口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3%,占中国玩具出口总额的29.2%。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玩具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2021年,玩具市场前10大品牌中,乐高一骑绝尘,占比7.7%。
我国玩具企业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沿海地区,这些省市也是我国玩具产业相对成熟的地区。广东是中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而汕头作为广东玩具生产企业最集中、科技创新能力最高、产品科技含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完整的产业生态,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其中,广东省作为中国玩具制造业出口规模最大的省份,在玩具产业区域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为玩具企业提供服务的模具设计制造、塑料、电子、包装材料、五金等配套上游材料供应链、专业玩具展厅、国内外经销商、物流企业等都聚集在玩具企业集中的区域。
国内玩具厂商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为经销模式和直销模式,其中直销模式渠道主要分为自建销售渠道、专业零售店、大卖场、潮流店和电商平台。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许多消费者已经养成了网购的习惯,通过电子商务渠道拓展市场成为国内玩具企业的重要选择。此外,小程序、短视频、直播、电商渠道的新玩法也逐渐成为玩具销售的重要方式。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国际玩具巨头早已开始寻找更环保的材料,如生物基PE、回收PET、爆米花、甘蔗等。在国内市场,也有许多玩具制造商在探索用更天然、更环保的材料生产玩具。其中,有些产品已经投放市场,有些还在研发和试用中。
随着国内一些企业在R&D能力、技术水平、品牌和IP设计等方面的突破,市场份额增加,竞争力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2018年以来,国产品牌POP MART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2021年,POP MART的份额为4.3%。未来,随着更多国内玩具厂商的品牌效应日益增强,行业内的领先格局将进一步形成,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玩具的主要消费群体是0-14岁的儿童。中国三孩政策的实施将给玩具行业的发展带来有利因素。同时,随着“寓教于乐”理念的深入,未来婴幼儿对玩具的多元化需求将继续刺激玩具市场的发展。
玩具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是玩具生产大国,全球约80%的玩具产自中国。最重要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是五省一市: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和福建。其中,广东省是中国玩具大省,主要集中在深圳、东莞、广州、汕头澄海、佛山等地。中国玩具行业的大部分出口是为外国品牌加工生产的。
天眼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玩具相关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玩具,企业状态为开业、存续、迁入、迁出)超过527万家,其中五年内成立的超过83%,超过55%为个体工商户。
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玩具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59万家;其次是浙江省和陕西省。近十年来,我国玩具相关企业(全部企业)注册数量逐年增加。其中,2021年登记173万余人,创历史新高;自2022年以来,已有超过10万家公司注册,相当于平均每天有超过2700家公司成立。
从产业链来看,玩具行业的上游主要是五金行业、电子零部件行业、包装行业、塑料行业等。主要原材料包括塑料、木材、金属、布料等。中游是玩具的设计、开发、生产和加工;下游销售渠道主要有直销、分销、电子商务、出口等。,并流向玩具产品的终端消费者。
数据显示,中国玩具核心出口国仍以欧美为主,但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增速领先。阿里巴巴国际站玩具行业运营负责人吴云表示,欧美消费者面临通胀压力,市场增长乏力。新兴市场庞大的儿童数量、较低的儿童玩具人均消费量以及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使其成为未来全球玩具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上升,中国玩具行业在过去五年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会越来越大。中国是玩具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世界上绝大多数玩具都产自中国。中国玩具产品90%左右直接出口,出口玩具70%以上采用进口料件或样品加工。
近年来,国内玩具企业积极加大国内营销渠道建设,抢占国内市场先机。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强国内市场的开发,国内市场逐渐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
玩具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利,大众的多元化参与才是智能玩具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智能玩具具有高科技、教育性和娱乐性,不仅用来玩,而且寓教于乐,老少皆宜。对于厂商来说,这些功能增加了巨大的附加值,往往智能玩具可以卖到普通玩具几倍的价格,为厂商赢得了利益。
随着功能的多样化,玩具摆脱了只为儿童提供娱乐的限制,其功能逐渐满足成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愿意购买适合自己的玩具。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也催生了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玩具。其中,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老年人玩具发展的领先国家。
随着科技创新不断突破玩具的界限,尤其是智能时代的到来,电子游戏的兴起给传统玩具行业带来了冲击,智能玩具应运而生,成为新产品的研发方向。近年来,我国电子玩具占比不断上升,电子玩具零售额增速一直高于非电子玩具。
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父母的购买力不断增加,智能玩具行业发展迅速。基于计算机、微电子、微传感器、芯片制造等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及其在传统玩具行业的应用等有利因素,智能玩具的品种将不断丰富,从而推动行业的发展。预计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为120.4亿元,同比增长82%。
目前,凭借多年的开发经验和人力成本优势,中国智能玩具行业一直快速健康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玩具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玩具总销量的70%以上产自中国,玩具已成为中国出口的五大支柱商品之一。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玩家人均消费水平很低。相比欧美,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因为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中国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无论是成人玩具还是儿童玩具企业都有快速发展的机会。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玩具产品结构趋向电子化。与传统玩具相比,智能玩具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新奇感、娱乐性和教育功能,并将超越传统玩具产品,成为未来全球玩具行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正在好转。未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将继续增加,人们的消费需求将继续增加,消费模式也将升级和多样化,对玩具的消费意愿也将增加。随着生育政策的开放和三胞胎奖励政策的逐步实施,我国儿童数量将大幅增加,玩具行业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市场,市场规模也将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玩具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未来政策走向和玩具监管体系的发展趋势,挖掘玩具行业的市场潜力,在深入研究重点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和产业盈利能力等方面对市场变化进行生动描述,明确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