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 商业计划书;网站地图;

400-808-5396

2023年中国铸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2023年中国铸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04

铸造是一种将熔融的金属浇注到预先制作的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金属零件的工艺。铸造是重要的金属成型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能源、建筑等领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铸造生产国,也是最大的铸造消费国,铸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dark-stithy-workshop-with-hammer-anvil-firs-plan-fire-stove-background_613910-17439.jpg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23年中国铸造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与结构

根据中国铸造协会的统计数据1,2020年中国铸件总产量达到5195万吨,同比增长6.6%,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占全球铸件产量的49.2%,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上半年,受国内外经济复苏和下游需求增长的影响,中国铸件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达到2810万吨,同比增长16.7%。预计2021年全年中国铸件产量将超过5600万吨,同比增长约8%。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0年中国铸件中,黑色金属铸件占比为77.9%,其中灰铸铁件占比为41.9%,球墨铸铁件占比为29.5%,可锻铸铁件占比为1.2%,铸钢件占比为5.3%;有色金属铸件占比为22.1%,其中铝(镁)合金铸件占比为13.9%,铜合金铸件占比为1.7%,其他有色金属铸件占比为0.5%。从产品结构变化来看,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铸件的比重逐渐提高,主要受到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动。

从用途结构来看,2020年中国铸件中,汽车工业是最大的下游用户,其产量为1500万吨,占比为28.9%,同比增长2.7%;其次是内燃机及农机领域,其产量为555万吨,占比为10.7%,同比增长4.8%;工程机械领域排名第三,其产量为520万吨,占比为10%,同比增长11.4%;其他下游领域包括矿冶重机、铸管及管件、机床工具、轨道交通、发电设备及电力、船舶等。

二、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

中国铸造行业目前仍处于低端化和分散化的状态,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激烈。据统计2,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规模以上铸造企业约1.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6000家。其中仅有少数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如云海金属(002182)、金雷股份(300443)、图南股份(300855)、新联强(300850)等。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较低,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较低,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环保压力、人力成本上升等多重挑战。

中国铸造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整合与优化。随着国家对铸造行业的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以及下游用户对铸件质量、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铸造行业将面临一轮深度的产业整合和优化,落后的产能将被淘汰,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的企业将脱颖而出,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2)技术创新与升级。铸造技术是铸造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铸造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涌现,铸造技术将呈现出多样化、高效化、精密化、绿色化等特点。例如,数字化铸造技术、智能化铸造技术、3D打印铸造技术、低压铸造技术、精密铸造技术等将在铸造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提高铸件的质量和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满足下游用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3)市场开拓与拓展。中国铸造行业目前仍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出口市场占比较低,且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改善和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中国铸造行业将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内市场的深耕细作,提升与下游用户的合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忠诚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加高端产品的出口比例,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总之,中国铸造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市场规模,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