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EMC)是指电子设备或系统在正常工作时,既不会对外界环境产生超过规定限值的电磁干扰,也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而影响其功能和性能的能力。EMC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电子、通信、医疗、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23年EMC行业的前景进行分析:
一、EMC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EMC测试仪器市场规模约为30.5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38.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其中,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EMC测试仪器市场,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主要受益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电子制造业和汽车产业的发展。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是重要的EMC测试仪器市场,主要由于这些地区对EMC标准和法规的严格执行,以及对高端和先进的EMC测试仪器的需求。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EMC测试仪器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各国政府推出的刺激措施,预计2021年市场将恢复增长。2023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届时中国将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这些领域都将带动EMC测试仪器的需求。此外,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汽车EMC测试仪器也将迎来新的增长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23年全球EMC测试仪器市场规模将达到41.7亿美元,同比增长9.2%。
二、EMC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方向
EMC行业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技术领域,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论,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电磁环境和电磁干扰问题。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总结出以下几个EMC行业未来可能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方向:
(1)基于人工智能(AI)的EMC设计与优化技术。AI技术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方法,对复杂的电磁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和优化,提高EMC设计效率和性能。例如,利用AI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电路布局设计、滤波器参数优化、屏蔽罩形状优化等功能。
(2)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EMC测试与评估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EMC测试数据的远程存储、共享和分析,提高EMC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的EMC测试仪器、基于云平台的EMC仿真软件、基于大数据的EMC故障诊断和预测等功能。
(3)基于物联网(IoT)和无线通信的EMC监测与管理技术。IoT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磁环境和电磁干扰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提高EMC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利用IoT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电磁环境监测、基于智能终端的电磁干扰报警和控制、基于无线电频谱管理的电磁干扰协调等功能。
三、EMC行业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EMC行业作为一种支撑性的行业,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以下从供需两方面分析EMC行业未来可能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1)市场需求方面
机遇: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和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医疗、汽车、航空航天等,这些领域对EMC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EMC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将带来新的EMC需求。
挑战:随着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复杂,频率越来越高,尺寸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大,电磁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和多变,这些都给EMC设计、测试和评估带来了更高的难度。特别是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中,都将带来新的EMC问题。
(2)市场供给方面
机遇:随着国家对EMC标准和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强化,以及对EMC认证和检测的不断推广和加强,为EMC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随着国内外EMC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内EMC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为EMC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
挑战:随着国内外EMC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客户对EMC服务质量和效率日益提高,对EMC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国内外EMC技术变化日益快速,以及新型电磁威胁日益增多,对EMC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综上所述,2023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届时中国将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