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 商业计划书;网站地图;

400-808-5396

2023年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固废处理行业分析报告

来源:2023年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固废处理行业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3-09-21

固废处理行业是指对各类固体废弃物进行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行业,是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废处理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如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3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三年,也是固废处理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一年。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23年固废处理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crane-grab-scrap_1112-1220.jpg

  1. 政策环境:2023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固废处理行业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推动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主要政策措施包括:
  • 实施《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建设50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50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推广一批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 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 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和监管体系。
  • 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能力达到1亿吨/年以上,建立健全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和监管体系。
  1. 市场规模: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固废处理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固废处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其中工业固废处理市场规模约为47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6%,生活垃圾处理市场规模约为5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4%,建筑垃圾处理市场规模约为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4%,危险废物处理市场规模约为2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

  2. 技术水平:2023年,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将继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固废处理技术和装备,提高固废处理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固废处理的成本和环境风险。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包括:

  • 工业固废处理技术:以资源化利用为主,发展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工业固废处理技术,如干法分选、湿法分选、热解、气化、焚烧、水热转化等,将工业固废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如建筑材料、金属、有机肥料、能源等。
  •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以分类回收为基础,发展多元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如压缩转运、厨余垃圾厌氧消化、可燃垃圾焚烧发电、无害化填埋等,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以现场移动式为主,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如破碎筛分、干湿混合分离、风选等,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等建筑材料。
  • 危险废物处理技术:以安全处置为核心,发展高标准、高可靠性的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热解法、焚烧法、稳定固化法等,实现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1. 优势与创新点:2023年,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行业特色,探索创新模式,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主要优势与创新点包括:
  • 政策优势:国家对固废处理行业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划方案,明确了行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 市场优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固废产生国和消费国,固废处理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固废产生量将持续增长,固废处理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 技术优势:中国在固废处理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能力,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或领先地位的固废处理技术和装备。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固废处理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质量。
  • 创新优势:中国在固废处理行业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适应国情和市场需求的固废处理模式和机制,如建立固废处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平台,推动固废处理与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固废处理的示范项目和创新案例。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