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的高性能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自放电等优点。然而,随着锂电池的大量使用,废旧锂电池的处理和回收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废旧锂电池如果不经过合理的回收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因此,发展锂电池回收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专业从事锂电池回收的企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一是以赣锋锂业(002460)、格林美(002340)、光华科技(002741)、宁德时代(300750)、天奇股份(002009)、骆驼股份(601311)、中伟股份(300919)、华友钴业(603799)、杉杉股份(600884)、超越科技(301049)、迪生力(603335)等为代表的电池或材料生产商,这些企业通过自建或收购回收工厂,实现了从原料到电池再到回收的全产业链布局,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 二是以比亚迪(002594)、中航锂电(600893)、江淮汽车(600418)、北汽蓝谷(600733)等为代表的车企或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商,这些企业通过与第三方回收企业合作或建立自有回收网络,实现了对自身使用或销售的动力电池的回收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和环境风险。
- 三是以邦普循环(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旺能环境(300272)、绿色动力环保(300140)、中科创达(300496)等为代表的第三方专业回收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与各类电池生产商、车企、分销商、终端用户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专业化的废旧锂电池回收、拆解、再生等服务,形成了独立的盈利模式。
- 四是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为主导的行业联盟或平台,这些机构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推广先进技术、搭建信息交流、监管协调等功能,促进了锂电池回收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协同化发展。
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废旧锂电池实际回收量为41.5万吨,同比增长75.8%,其中动力锂电池占比约为40%。预计到2028年,我国废旧锂电池实际回收量将达到230万吨,其中动力锂电池占比将超过70%。根据不同类型的动力锂电池材料组成,可回收的金属元素包括钴、镍、铜、铝、锂、锰、铁等,其市场价值将达到千亿元级别。因此,锂电池回收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