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是一种碳的单质,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润滑性、耐高温性、抗热震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物理化学特性,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原材料。 石墨深加工是指以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为原料,经过复杂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的高附加值的石墨产品,如核石墨、球形石墨、高纯石墨、膨胀石墨、柔性石墨、氟化石墨、微粉石墨、润滑剂、导电材料、研磨剂、金刚石、石墨烯等。 石墨深加工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石墨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石墨深加工产业规模:根据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我国天然石墨产量为90万吨,其中晶质石墨产量为30万吨,隐晶质石墨产量为60万吨;人造石墨产量为120万吨,其中碳素级人造石墨产量为100万吨,碳素级人造石墨产量为20万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墨生产国和消费国,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石墨生产国和消费国,占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 我国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深加工产品种类齐全,应用领域广泛,但总体上还处于中低端水平,高端产品市场份额较低。
石墨深加工产业结构: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1年我国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负极材料(占比32.5%)、金刚石(占比17.5%)、柔性石墨(占比15%)、氟化石墨(占比10%)、膨胀石墨(占比7.5%)、微粉石墨(占比5%)、润滑剂(占比5%)、导电材料(占比2.5%)、其他(占比5%)。 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深加工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如负极材料、金刚石、柔性石墨等,高端产品如石墨烯、核石墨、球形石墨等占比较低。 从应用领域来看,我国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深加工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太阳能、核能、航空航天、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其中新能源汽车和电池是最大的消费领域,占比超过50%。
综上所述,2021年我国石墨深加工产业规模较大,结构较为合理,发展趋势较为明确。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环保压力不小等。 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石墨深加工产业应该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质量和效益,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