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 商业计划书;网站地图;

400-808-5396

202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行业数据分析

来源:202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行业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23-10-16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其进出口贸易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多重困难挑战,中国外贸保持了平稳运行和积极向好的态势,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和竞争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2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


- 规模与增速

- 结构与优化

- 质量与效益

- 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规模与增速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¹,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2%。其中,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3.2万亿元,同比下降1.2%。从季度看,进出口逐季抬升,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分别为9.72万亿、10.29万亿、10.79万亿元;从月度看,9月当月进出口3.74万亿元,环比连续2个月增长,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


从全球角度看,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1.5%,低于2019年全年的2.9%。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增速普遍放缓或下降,如美国、欧盟、日本分别为0.4%、-0.7%、-1.9%。与之相比,中国外贸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竞争力,根据海关总署测算,前四个月,中国出口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实现小幅提升。


结构与优化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结构实现了新的优化和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贸易方式更加多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快于整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1.2个百分点,达到65.5%,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稳步增强;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4.7%,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前三季度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增长21.6%,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

- 经营主体更加活跃。民营企业进出口较快增长,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3.1%,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30.6%和16.1%,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4个和0.6个百分点。

- 区域布局更加平衡。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开放发展步伐加快,前三季度进出口分别增长2.8%和4.5%,分别高出整体增速0.7个和2.4个百分点,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21%,区域发展更趋平衡。

- 市场多元化程度提高。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好于整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46.5%;对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7%和10.5%,国际市场更加多元。

- 产品结构更加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占出口总值的58.3%,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下降,占17.5%,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达到30.2%;“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大宗商品、消费品进口扩大,能源、金属矿砂、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增加16.5%;消费品进口增长3.1%,其中,干鲜瓜果及坚果、医疗保健品分别增长22.8%、18.5%。


质量与效益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贸易顺差规模收窄。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顺差4.4万亿元,同比下降9.6%,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下降2.8个百分点,达到14.3%。其中,一般贸易顺差2万亿元,同比下降26.9%;加工贸易顺差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 出口单价上涨。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单价同比上涨0.6%,其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单价分别上涨0.9%、0.7%和0.4%。从月度看,9月份出口单价同比上涨1%,环比上涨0.4%。

- 进口单价下降。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单价同比下降1%,其中,能源类商品、金属矿砂类商品的进口单价分别下降10%和7.6%。从月度看,9月份进口单价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0.8%。

- 外贸综合效益指数回升。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³,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综合效益指数为98.6,较去年同期回升2个点。其中,外贸规模效益指数为98.7,外贸结构效益指数为99.2,外贸利润效益指数为97.9。


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面临着一些不利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增强;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发酵,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抬头,部分国家和地区实施封锁措施;国际物流成本上升,运力供需不足,造成运输延误和成本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部分国家采取单边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限制或反倾销调查。


-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2%,低于去年同期的6.7%;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有所回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持续收紧,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指标增速明显下降;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政策力度加大,部分行业和地区受到影响。


- 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融资成本等方面的压力持续加大,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1%,低于去年同期的6.5%;其中,纺织服装鞋帽皮毛制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7%。


- 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走强、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对美元贬值幅度扩大,前三季度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贬值3.8%,其中9月份单月贬值1.7%。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贸企业的收入和成本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企业面临汇率风险。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中国政府和外贸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支持外贸创新发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扩大开放领域和层次,提高开放水平;完善外贸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稳定外贸增长。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出口促进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率、优化出口退税办理流程、加快出口退税款支付等;加强金融支持,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出口信用保险费率、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等;优化进出口结构,鼓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品牌价值的产品出口,促进优质优价的产品进口。

- 拓展多元化市场。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合作,拓展非洲、拉美等潜力市场;稳定传统市场,维护与欧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良好关系。

- 应对贸易摩擦。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原则,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积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沟通协商,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总之,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了平稳运行和积极向好的态势,规模与增速、结构与优化、质量与效益均实现了新的进步。展望未来,中国外贸仍面临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有利条件和机遇。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稳定外贸增长,拓展多元化市场,应对贸易摩擦,提升外贸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为国内外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热门类别

中国进出口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