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是两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它们都可以用于水处理、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过滤精度不同。纳滤膜的过滤精度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能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200~400左右。反渗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它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由于过滤精度高,可以滤除水中的细菌和各种杂质。
- 孔径不同。纳滤膜的孔径在1纳米以上,一般1-2纳米,能截留大于0.001微米的物质;反渗透膜的孔径在0.1~0.7纳米之间,能截留大于0.0001微米的物质。
- 材质不同。纳滤膜材料采用多种材质,如醋酸纤维素、醋酸-三醋酸纤维素、磺化聚砜、磺化聚醚砜、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和无机材料等。反渗透膜主要使用醋酸纤维素、聚酰胺或者使用两种以上的材质制成。
- 脱盐率不同。纳滤系统采用的是错流过滤的方式,脱盐率在80到90%之间,主要应用于大分子物质的浓缩和纯化。反渗透技术的脱盐率在99.5% ,能有效截流所有溶解盐份及各种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小分子团通过。
- 产生的“废水”比例不同。反渗透和纳滤都是通过加压、加电的方式净化水。但反渗透技术由于膜的构成不同,反渗透产生的废水在1:2—1:3,纳滤的废水比在1:1,以省水和环保方面来说,反渗透技术更加耗费资源,纳滤技术相比具有部分去除单价离子、过程渗透压低、操作压力低、省能等优点。
- 用途不同。纳滤膜用于过滤精度要求稍低的环境,一般用于水软化、微污染脱盐和工业纯水的制造。反渗透膜一般用于家庭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和医疗超纯水的制造。
综上所述,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各有其优缺点,选择哪种技术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