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类主题公园是以大型游乐设施为主体的主题公园,主要为游客提供刺激、惊险、娱乐的体验。游乐类主题公园是主题公园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游乐类主题公园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4-2019年,中国游乐类主题公园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9年规模已达到279.98亿元,同比增长25.6%。2020年受疫情影响降至172.42亿元,2021年恢复至211.25亿元。
2020年疫情给游乐类主题公园客流量带来了严重的打击。由于作为最大市场及客源地的中国一直执行着较为严格的防疫政策,中国整体市场恢复至2019年的50%~55%。其中2021年客流量最高的是上海迪士尼,达848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76%;其次是珠海横琴长隆海洋旅游度假区,客流量达74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63%;恢复最高的是北京欢乐谷,2021年客流量493万人次²。
二、竞争格局
中国游乐类主题公园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以下特点:
- 国际品牌占据优势。迪士尼和环球影城等国际品牌凭借其强大的IP资源、品牌影响力、运营管理能力等优势,在中国市场占据了较高的份额和声誉。上海迪士尼和北京环球影城分别是中国最大和第二大的游乐类主题公园,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 国内品牌崛起。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游乐类主题公园的需求日益增长和多元化,国内品牌也不断创新和发展,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如华侨城集团旗下的欢乐谷系列、海昌集团旗下的海洋公园系列、融创集团旗下的文化旅游小镇系列等,都是国内知名的游乐类主题公园品牌,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客户忠诚度。
- 区域差异明显。中国游乐类主题公园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东、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东部11个省、市拥有的游乐类主题公园数量占到全国的58.08%,中部地区游乐类主题公园数量占全国的23.33%³,西部地区只占到全国的18.75%³。其中广东省是全国最多的省份,拥有30个游乐类主题公园。
三、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游乐类主题公园行业将面临以下发展趋势:
- IP化。IP是游乐类主题公园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提升游客的认知度、吸引力和黏性。随着消费者对游乐类主题公园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IP化将成为游乐类主题公园的必然选择。游乐类主题公园将更加注重引入和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差异化的IP,如影视、动漫、游戏、文化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
- 智慧化。智慧化是游乐类主题公园的重要发展方向,能够提升游乐类主题公园的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智慧化将在游乐类主题公园的各个环节中广泛应用,如智能导览、智能安检、智能支付、智能调度、智能设备等,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 多元化。多元化是游乐类主题公园的重要发展策略,能够拓展游乐类主题公园的产品线、客源市场和盈利模式。随着消费者对游乐类主题公园的消费时间、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需求,多元化将成为游乐类主题公园的必然选择。游乐类主题公园将更加注重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如酒店、餐饮、购物、文化、教育等,以打造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
总之,中国游乐类主题公园行业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正在逐步恢复和发展,市场规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竞争格局呈现出国际品牌占据优势、国内品牌崛起、区域差异明显等特点,发展趋势呈现出IP化、智慧化、多元化等方向。中国游乐类主题公园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值得关注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