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 商业计划书;网站地图;

400-808-5396

现代服务业是指什么?2023年现代服务产业深度调研

来源:现代服务业是指什么?2023年现代服务产业深度调研      发布时间:2023-11-10

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¹。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为了探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文基于艾媒咨询、中投顾问、研究报告等多个数据来源,对2023年中国现代服务产业进行了深度调研。本文从市场规模、行业结构、发展动力、存在问题、发展策略等方面,对现代服务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市场规模

2023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6.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9.4%,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5.6%。与2019年相比,市场规模增长了近一倍,占比也有显著提升,显示出现代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行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

- 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

- 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

- 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

- 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2023年中国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结构如下:

- 基础服务占市场规模的比重为18.7%,其中通信服务占比为11.3%,信息服务占比为7.4%。


- 生产和市场服务占市场规模的比重为36.5%,其中金融服务占比为14.2%,物流服务占比为8.6%,批发服务占比为5.4%,电子商务服务占比为4.1%,农业支撑服务占比为1.8%,中介和咨询服务占比为2.4%。


- 个人消费服务占市场规模的比重为32.1%,其中教育服务占比为7.2%,医疗保健服务占比为6.5%,住宿服务占比为2.1%,餐饮服务占比为3.8%,文化娱乐服务占比为4.3%,旅游服务占比为3.6%,房地产服务占比为2.4%,商品零售服务占比为2.2%。


- 公共服务占市场规模的比重为12.7%,其中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占比为5.4%,基础教育服务占比为2.6%,公共卫生服务占比为2.3%,医疗服务占比为1.2%,公益性信息服务占比为1.2%。


从行业结构可以看出,生产和市场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反映了现代服务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个人消费服务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反映了现代服务业对于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重要作用。基础服务和公共服务则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和公共支撑,反映了现代服务业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


发展动力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 需求拉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长,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化的特点。例如,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二胎政策的实施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家政服务、养老服务、育儿服务等的需求不断扩大;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对于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需求的增长和升级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市场动力。


- 技术驱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现代服务业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平台和工具。例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新的方式,使得现代服务业的供给能力、供给质量、供给效率、供给范围等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 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创新升级,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效益,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培育服务业新动能,打造服务业新优势。例如,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和保障。


- 开放合作。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受益于国际市场的开放和合作,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区域化、数字化的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和机会不断扩大,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国际平台和资源。例如,我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合作平台,拓展服务贸易的市场和渠道,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现代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些高端、高附加值的服务领域还处于跟随和模仿的阶段,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难以形成自主品牌和市场优势。同时,现代服务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程度还不够深入,一些新兴服务业态和模式的应用和推广还不够广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服务供给能力还不够强。


- 人才短缺,服务质量不高。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还不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在金融、物流、信息、咨询等领域的人才缺口较大。同时,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还有待提高,一些服务领域的服务标准、服务规范、服务监管还不健全,服务诚信、服务满意度还不高,服务消费者的权益还不充分保障。


- 融资困难,规模偏小。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还不多样,一些中小型、创新型的服务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难以获取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还不高,一些服务企业的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竞争力偏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


- 政策支持不够,发展环境不佳。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政策体系和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一些服务领域的准入门槛、行业规范、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还不到位,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励。同时,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还有待优化,一些服务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开放化程度、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发展策略

为了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投入,支持现代服务业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打造一批面向服务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提升服务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要鼓励现代服务业开展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智慧物流、服务外包、医养结合、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新业态的加快发展,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的有序发展,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围绕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开展创新创业创造。要加强现代服务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的管理、评估、运用、交易等机制,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提高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 培养专业人才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现代服务业的人才水平和服务水平。要加快建立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现代服务业的人才规划、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才激励等政策措施,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在金融、物流、信息、咨询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加强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完善现代服务业的服务标准、服务规范、服务监管等制度,加强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评价、服务认证、服务信用等机制,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诚信、服务满意度、服务安全等水平,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 拓宽融资渠道和扩大规模效益,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融资能力和规模水平。要完善现代服务业的融资体系,拓宽现代服务业的融资渠道,创新现代服务业的融资方式,降低现代服务业的融资成本,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要鼓励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兼并重组、联合发展、跨界融合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规模效益。


- 完善政策支持和优化发展环境,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水平和环境水平。要完善现代服务业的政策体系和法律制度,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一些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准入门槛、行业规范、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和激励。要优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化、开放化、国际化进程,打破一些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公平竞争、法治保障、创新活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展望前景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本文认为,未来五年,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 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预测,到2029年,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23.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6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60.2%。现代服务业将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现代服务业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成为经济创新的主要源泉。随着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的推动,现代服务业将出现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方式,特别是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和亮点。同时,现代服务业将与制造业、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更多的跨界、跨领域的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现代服务业的质量将进一步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供给能力、供给质量、供给效率、供给范围等都将得到显著提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同时,现代服务业将为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公平的维护等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增强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 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将进一步扩大,成为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多元化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将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出口、外资、对外投资等方式,实现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现代服务业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合作平台,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做出贡献。


总之,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指引下,我国现代服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发展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以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