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中国口腔医疗的下游产业情况进行观察,可以看出口腔疾病在中国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口腔医疗的下游消费群体正在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居民经济状况的改善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口腔疾病患者对治疗的意愿也在增强,这将持续推动口腔医疗领域的良性发展。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诊疗技术不断强化,同时患者接触诊治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包括远程诊疗,从而减少了治疗时间和距离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需求庞大,市场规模已近千亿。由于口腔医疗涵盖了健康与美丽的双重概念,属于消费升级型产品,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国内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口腔医疗领域在市场概念和运营空间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无论从人口数量、口腔疾病的普及程度,还是从牙医市场需求、口腔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作和互补性等角度考虑,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度提升,我国的口腔医疗产业都将迎来迅猛发展,市场需求巨大。
近年来,我国口腔领域供需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形成了双向推动力量,进而推动了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快速突破,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我国口腔市场经历了多年发展,从无到有,逐渐朝着产品丰富化和专利技术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口腔器械市场正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快速扩展的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推动了口腔器械市场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CBCT、种植牙、正畸市场的迅猛发展为口腔器械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根据中金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版口腔医疗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口腔医疗指的是针对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医疗服务。口腔医疗行业是一个以口腔医疗服务消费为基础的医疗细分行业。口腔医疗行业包括口腔医疗器械及耗材、口腔医疗药品、口腔医疗机构以及口腔医疗服务人员。口腔医疗的上游产业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生物化学技术和医疗软件技术,特别是医疗软件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下游则是其服务的患者群体,由于现代饮食的影响,不论男女老少,社会各个层面都面临着各种口腔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将口腔健康检查纳入日常体检,各级学校也在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加强了牙周病、龋齿等常见疾病的干预力度,推广了儿童窝沟封闭、局部涂氟等措施。这有助于提高口腔疾病的知晓率和就诊率,提升居民的口腔健康意识。政策方面也鼓励医生开展多点执业,充分发挥市场在非基本口腔健康领域的资源配置作用,同时推动社会办口腔医疗的发展。
2019年,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其中将儿童窝沟封闭的普及率作为健康口腔行动的主要目标。基于2009年启动的“
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的数据,预计2020至2025年间,全国将有至少3800万名儿童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其中约有2000万名儿童接受窝沟封闭治疗。这有望通过小培养新一代居民的牙科就诊习惯,推动全国健康口腔行动的实施。
从现状与前景分析,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口腔消费的普及以及政策的利好,2022年,口腔领域,特别是儿童齿科和种植牙方向的搜索涨幅最高。一方面,我国口腔医疗行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具有较高的年复合增长率。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口腔就诊患者约达3.17亿人次,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2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30亿元。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张,预计到2024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增至403亿美元。
综上所述,从中国口腔医疗的下游产业情况来看,口腔疾病的增多使得口腔医疗的下游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伴随着居民经济状况的改善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口腔疾病患者治疗的意愿也在提高,这将持续推动口腔医疗的良性发展。另外,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口腔诊疗技术得到加强,同时患者与医疗机构的互动也更加多元化。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口腔医疗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同时口腔医疗市场也将在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