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 商业计划书;网站地图;

400-808-5396

年产3000万米pvc-o及玻璃纤增强石油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年产3000万米pvc-o及玻璃纤增强石油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03

市场需求分析

塑料管材行业概述

塑料管材分类

       塑料管材是高科技复合而成的化学建材,是继木材、钢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的第四类新型建筑材料,受到管道工程界的青睐。根据材质,塑料管材可分为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丁烯(PB)、三元共聚物(ABS)等系列管材管件。根据用途,塑料管材可划分为建筑给排水管材管件、市政给排水(排污)管材管件、通信和燃气用管材管件、高压电力电缆用护套管等。

图表3-1 塑料管材的主要分类

1690868152068.jpg

图表3-2 塑料管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1690868152075.jpg

       在普及使用水泥管道和金属管道之前,我国先后使用了石制管道、陶制管道和竹制管道。目前存量管道中,主要有水泥管道、金属管道和塑料管道三类。塑料管道上游主要是煤炭、石化行业和金属材料供应商,下游主要是市政、建筑、农业、电力、通信、燃气等行业。

       相较于水泥管材和金属管材,塑料管材优势显著。塑料管材具有自重轻、水流阻力小、节省能源、节省金属、使用寿命长、安全方便等特点,有望逐渐取代水泥和金属管材,成为市政给排水、供暖、燃气、电力等领域的首选管材,在建筑领域的占有率也持续提升。

图表3-3 塑料管材与其他管材对比

1690868152083.jpg

管材行业现状

       我国塑管产销增速趋于平稳,增速中枢维持在 3-5%的水平。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2018 年中国塑料管道产量 1610 万吨,同比增长 5.8%,产销率为 94.7%,较 2017 年下降 1.6 个百分点。根据中国塑料协会统计,2019 年中国塑料管道产量 1642 万吨,同比增长约 2%,行业整体产能超过 3000 万吨,产能利用率约 55%。塑料管道应用广泛,农业灌溉、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的用量占比分别为 27%、24%、16%。

图表3-4 2011-2019年我国塑管产销量及增速(万吨)

1690868152090.jpg

市场需求分析

塑料管道的消费结构

      塑料管道产品下游需求主要来自房地产、市政工程和农村市场,与地产、基建等紧密相关。其中,房地产端常用于给排水管道、冷热水管道、采暖管道等;基建端塑管常用于市政建设的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等。此外,塑料管道也被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业灌溉管道等。

图表3-5 2018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下游需求

1690868152098.jpg

图表3-6 塑料管道产品主要客户群体

1690868152108.jpg

地产竣工数据改善,直接拉动管材需求

       由于 PVC 管在建筑给排水及 PPR 在采暖用管方面的广泛应用,塑料管道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密切相关。自2015 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缓慢回升,2019 年增速达 10.9%。中央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结合上市地产商的土地储备与新开工计划,综合判断房地产投资不会失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5月竣工面积 4401 万方,同比增长6.2%,较 4 月单月增速提升 15.1 个百分点,且较上月增速提升幅度较大。根据《2018 城乡统计年鉴》,全国城市供热管道长度近两年增长迅猛,2018 年达 37.1 万公里,同比增加 34.3%,预计建筑用管需求增长稳健。

图表3-7 2009-2018全国城市供热管道长度

1690868152117.jpg

市政工程受益于基建加码,增长潜力巨大

       市政工程地下管线建设。市政管道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工程设施,主要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热力管道、电力电缆等 5 类。细分来看,给排水管道应用最为广泛,且受益于“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行,投资规模良好,预计 2020 年海绵城市累计投资规模 1.9万亿元,塑管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污水处理投资逐年攀升,带动塑管需求持续增长。2015 年 4 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0 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到 2030 年力争总体改善。防治水污染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污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污水管网 12.6 万公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 2.77 万公里,合流制管网改造 2.88 万公里,总投资达 3130 亿元,超过总投资额的50%。2018 年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再生项目投资额大幅增长至 803 亿元,再创历史新高。随水污染防治工程不断推进,管网建设及改造项目不断增加,有望带动塑管需求持续增长。

      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海绵城市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且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密不可分。2017 年 3 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2000 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有较大增长潜力。

图表3-8 城市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相关政策

1690868152128.jpg

       雨污分流管网和排水防涝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环节之一。塑料管道由于具有不易腐蚀、使用寿命长、能耗低、污染小等优势,已成为给排水管道的首选材料。自 2012 年起我国城市排水固定资产投资及排水管道长度均保持稳定增长,2018 年排水管道长度达 68.4 万公里,城市市政固定资产投资中排水项目达到 1530 亿元,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可观。

       农业灌溉的管材需求潜力巨大。目前管道输水灌溉已成为世界农业节水灌溉的一项关键技术,低压输水管衬塑管具有成本低、节水、管理方便等特点。管道输水与渠道输水相比,减少输水过程中渗漏与蒸发,水资源利用率得以提高;管道代替渠道,管道埋入地下,节约用地;管道输水方便易于管理,扩大灌溉面积。基于塑管产品优势,塑管在农业灌溉方面的需求仍有较大潜力,未来增长可期。

       电力、燃气领域的熟料管材需求保持韧性。电力方面,塑管需求主要受益于特高压建设和农网改造。2020 年 2 月,国家电网发布《2020 年重点工作任务》,涉及特高压引入社会资本等具体工作,建设加码确定性强。自 2019 年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任务后,2020 年国网公司聚焦“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等地电网项目建设,农网改造支持力度不减。燃气方面,国家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华北地区开展大规模“煤改气”活动,气化率提升大势所趋,管道天然气需求量与日俱增。财政支持方面,生态环境部 2020 年表示煤改气、煤改电环境效益明显,补贴不会轻易退坡,相应燃气塑料管道需求有望稳中有增。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管道行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生产和应用 PVC 管道;70 年代进行 PE、PP 管道的开发应用;80 年代系统研究塑料管道在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90 年代,国家先后颁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化学建材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 2010 年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速推广应用化学建材和限制、淘汰落后产品的规定》和《关于发布〈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的公告》等政策措施,推进塑料管道在建筑、市政工程、农业灌溉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管道。“十三五”期间,国家着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为塑料管材行业发展加入新的催化剂,提高塑料管道渗透率是大势所趋。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海绵城市发展进程

      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海绵城市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且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密不可分。2017 年 3 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2000 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塑料管道由于具有不易腐蚀、使用寿命长、能耗低、污染小等优势,已成为给排水管道的首选材料。自 2012 年起我国城市排水固定资产投资及排水管道长度均保持稳定增长,2018 年排水管道长度达 68.4 万公里,城市市政固定资产投资中排水项目达到 1530 亿元。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湖州市地方经济的发展

      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成为一家技术领先、规模一流、效益优良的管道生产制造型企业。随着公司规模化运营以及效益的不断增长,项目在GDP、税收、解决社会就业等方面的贡献也将不断加大,项目必将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同时,本项目可带动智能制造、建筑装饰、市政工程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其辐射效应、集群效应及规模效应,对地方经济整体的繁荣与增长都将起到广泛和深远的推动作用。

项目生产规模

       项目建成满负荷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000万米pvc-o管道、500万米BWFPR新型复合材料管道、100万米石油管道。预计项目建成后十年总收入将达到117.94亿元,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17,941.22万元规模(十年平均),提供563个就业岗位,每年平均给政府带来税收约9,273.34万元(含所得税),具体核算指标参见附件:项目十年期营业收入一览表。

目录 1

第一章 总论 7

1.1 项目概况 7

1.1.1 项目名称 7

1.1.2 项目承办单位 7

1.1.3 项目建设性质 7

1.1.4 项目拟建地址 7

1.1.5 项目建设内容 7

1.1.6 建设工期 8

1.1.7 项目生产规模 8

1.1.8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9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10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1

1.5 结论 11

1.5.1 结论性评价 11

1.5.2 建议 12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3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2.1.1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管道行业可持续发展 13

2.1.2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海绵城市发展进程 13

2.1.3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湖州市地方经济的发展 13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4

2.3.1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支撑项目可行 14

2.3.2 承办单位运营管理实力强劲支持项目可行 15

2.3.3 经济效益显著支撑项目可行 15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 18

3.1 塑料管材行业概述 18

3.1.1 塑料管材分类 18

3.1.2 管材行业现状 19

3.2 市场需求分析 20

3.2.1 塑料管道的消费结构 20

3.2.2 地产竣工数据改善,直接拉动管材需求 21

3.2.3 市政工程受益于基建加码,增长潜力巨大 22

3.2.4 塑料管道需求预测 23

第四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25

4.1 工艺技术设计确定的原则 25

4.1.1 原料路线确定原则 25

4.1.2 管道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确定原则 25

4.2 工艺技术方案 26

4.2.1 工艺技术方案要求 26

4.2.2 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说明 27

4.3 项目产品方案 30

4.3.1 PVC—O 30

4.3.2 BWFRP 33

4.3.3 石油管道 37

4.4 设备选型 38

第五章 建设条件与选址分析 40

5.1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40

5.1.1 地理环境 40

5.1.2 投资环境 42

5.1.3 交通运输 43

5.2 项目选址方案 44

5.2.1 项目选址的原则 44

5.2.2 选址方案的确定 45

第六章 建设内容和规模 46

6.1 设计依据和原则 46

6.1.1 编制依据 46

6.1.2 设计原则 46

6.2 项目建筑方案 47

6.2.1 建筑规模 47

6.2.2 设计构思 48

6.2.3 建筑智能化 48

6.3 结构设计方案 49

6.3.1 设计依据 49

6.3.2 结构设计 49

6.4 抗震设计方案 50

6.4.1 建筑物的形状设计 50

6.4.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50

6.4.3 结构分析 50

6.4.4 非结构构件 51

6.4.5 结构材料与施工 51

6.5 公用及辅助工程 51

6.5.1 给排水工程 51

6.5.2 变配电工程 52

6.5.3 动力照明及防雷工程 52

6.5.4 消防工程 53

6.5.5 室外管网等配套工程 53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55

7.1 环境评价依据及执行标准 55

7.1.1 环境质量标准 55

7.1.2 污染物排放标准 55

7.2 污染控制目标 55

7.3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6

7.3.1 施工期污染排放情况 56

7.3.2 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 56

7.3.3 施工期水污染防治 57

7.3.4 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 58

7.3.5 固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59

7.3.6 表土保护 60

7.4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60

7.4.1 运营期原辅料及能源分析 60

7.4.2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61

7.4.2 环境影响分析 63

7.4.3 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 66

7.5 环境保护的建议 67

7.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8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69

8.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69

8.1.1 施工作业 69

8.1.2 用电设备 69

8.1.3 电磁辐射 69

8.1.4 室内空气质量 69

8.2 安全措施方案 70

8.3 消防设施 70

8.3.1 消防用水 71

8.3.2 消防设备 71

8.3.3 消防用电 71

第九章 循环经济与节能节水措施 72

9.1 编制依据 72

9.2 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 72

9.2.1 绿色设计原则 72

9.2.2 资源最佳利用原则 72

9.2.3 能源消耗最小原则 72

9.2.4 零污染原则 73

9.2.5 技术先进原则 73

9.2.6 加强控制管理,节约能源 73

9.3 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73

9.3.1 规划 73

9.3.2 建筑 74

9.3.3 结构 74

9.3.4 给排水 75

9.3.5 电气 75

9.4 节能措施 76

9.4.1 采取新的节能技术和新工艺 76

9.4.2 公用工程节能措施 76

9.4.3 建筑节能措施 76

9.4.4 其他节能措施 77

9.5 节水方案 77

9.5.1 雨水利用方案 77

9.5.2 节水措施 77

9.6 节能效果分析 78

9.7 能耗分析 78

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9

10.1 项目建设期管理 79

10.2 项目运营期组织机构 79

10.3 人力资源配置 80

第十一章 项目招标 81

11.1 项目招标 81

11.1.1 招标范围 81

11.1.2 招标工作机构人员组成 81

11.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82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3

12.1 投资估算范围依据 83

12.1.1 投资估算范围 83

12.1.2 投资估算参考范围 83

12.2 项目投资估算 83

12.2.1 建设投资估算 83

12.2.2 总投资估算 83

12.3 资金筹措 84

12.4 资金使用和管理 84

第十三章 财务分析 85

13.1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85

13.2 编制依据 85

13.3 收入测算 86

13.3.1 预估说明 86

13.3.2 项目营业规模估算 86

13.4 销售税金及附加 86

13.5 成本核算 86

13.5.1 外购原辅料成本 86

13.5.2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 87

13.5.3 修理费 87

13.5.4 折旧摊销 87

13.5.5 人员工资福利 87

13.5.6 其他费用 88

11.5.5 总成本核算 88

13.6 财务评价分析 88

13.6.1 盈利能力分析 88

13.6.2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0

13.6.3 项目盈利能力 91

13.7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91

13.8 评价结论 91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92

14.1 结论 92

14.1.1 本项目与产业政策、规划的相符性 92

14.1.2 本项目的社会效益 92

14.2 建议 92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