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 商业计划书;网站地图;

400-808-5396

5000吨/年邻甲酚异构化生产间对甲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5000吨/年邻甲酚异构化生产间对甲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04

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湖南某化工拥有年产1.5万吨邻甲酚、4000吨2,6-二甲酚装置,经过近几年的运作,生产经营已趋于稳定,其建立起来的酚类产业平台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产品单一的问题不足以支撑其长远发展,抓住时机、拓宽产业链、丰富酚类产品种类,湖南某化工加快发展迫在眉睫。

1691066446645.jpg

经过前期调研,邻甲酚异构合成间对甲酚技术现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岭科技)已完成邻甲酚异构以及间对酚分离成套工艺技术开发,可以推广应用,且目前国内间甲酚及其衍生产品进口依存度大,国内存在较大的市场缺口,项目产品效益可观。

间对甲酚项目对于新岭而言,不仅可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多元化、灵活性的产品方案更能适应融合市场,增加新岭整体市场竞争力。在新岭现有酚类产业平台,采用异构化生产间对甲酚技术较国内外现有技术更加安全、环保、产品质量更高,有较大的平台及技术优势,符合化工行业绿色发展方向,也符合新岭长远发展规划需求,建议项目尽快实施。

建设优势

本项目拟布置在湖南某化工厂内预留地内,公用工程及三废处置可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设施;本项目原料邻甲酚为自有,其他副产少量的二异丁烯(50吨/年)、少量废酸可直接去公司烷基化装置处置,副产混合酚(200吨/年)进邻甲酚装置混合酚一同处理,产品BHT库房可利用现有库房不需新建;利用新岭平台项目入园、立项、建设等有平台、资源、环保优势。

项目所用原料全部来源于上游装置,自有原料来源稳定。

湖南某化工具有多年酚类装置生产经验,储备有大量酚类行业技术人才。

市场预测

主要原料市场分析及预测

本项目主要原料来自于上游装置,来源稳定。

主要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

本项目的主要产品为间甲酚和BHT,中间产品为间对混酚。

间甲酚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

(1)生产情况

全球间甲酚总产能约6万吨,国外产能占比约80%,国内占比约20%,具体厂家信息见下表。国内最大的是海华科技,产能8000吨,2018年实际产量4000吨。

表2.2-1 间甲酚生产厂家情况

1691065953842.jpg

1)目前国内生产的间甲酚主要来源于间对混酚分离工艺。

2)其他生产工艺为补充。

随着间甲酚行情的上涨,部分甲苯重氮化工艺也在生产。这部分装置因为环保压力大,平时处于停产状态,只有在间甲酚行情好的时候才开工。

(2)市场售价

自安徽海华2017年生产后,国内间甲酚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维持在2万元/吨左右,2019年由于德国朗盛的不可抗力国内进口量锐减,而安徽海华因为危废制约无法大幅提量,导致间甲酚供应出现较大缺口,价格开始飙升,2019年上半年涨至4万元/吨,9月份开始更是达到7-8万元/吨,今年略微回落,目前维持在5-6万元/吨。

(3)下游企业

下游主要用于医药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主要需求量约1.2-1.4万吨。

表2.2-2 间甲酚下游应用情况

1691065981252.jpg

(4)进出口分析

表2.2-3 中国2016-2019年间甲酚表观消费量统计表    单位:吨

1691066016141.jpg

表2.2-4  中国2016-2018年间甲酚进口渠道统计表

1691066046043.jpg

(5)市场分析

1)全球间甲酚产能约6万吨,国外产能占比约80%,国内20%。国外企业是美国沙索、德国朗盛和日本三井,国内企业为安徽海华、东营海源和安庆时联,均采用粗粉分离工艺,一小部分重氮化工艺作为补充。

2)国内间甲酚需求量约1.2-1.4万吨,进口依赖度高,占比40-50%,进口渠道集中在上述三家企业。近年来受反倾销影响,间甲酚进口量锐减。

3)安徽海华为国内间甲酚龙头,产能占国内总产能的50%以上(甲酚即邻间对总计设计产能20000吨)。海华科技主要采用粗酚分离工艺。下游客户主要是浙江医药和长青农化,占总销量85%,浙江医药占63%。

4)现有工艺生产间甲酚,污染物的处理是共同面临的难题。安徽海华就因危废处理瓶颈制约了其间甲酚的产能释放(详见下表)。

表2.2-5  2017年-2019年1-11月安徽海华生产销售统计图 (单位吨)

1691066074131.jpg

5)下游L-薄荷醇增长预期明显。

L-薄荷醇是全球最大的香料产品,广泛用于牙膏、香水、香烟、口香糖等,也可在医药上用作刺激药,内服可用于头痛及鼻、咽、喉炎症等。目前全球L-薄荷醇消耗量约4万吨。天然薄荷醇产量受季节、种植面积影响而不稳定,化学合成产量稳定且价格便宜,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合成L-薄荷醇均进口自国外,每年需进口超过1万吨。

由于薄荷醇下游需求增长稳定,德国朗盛、海华科技(3000吨)等均有计划新增以间甲酚为原料的薄荷醇产能(详见表2.2-5),间甲酚:百里香酚:薄荷醇消耗比例为1.5:1.5:1。

表2.2-6   薄荷醇未来新增计划产能统计表

1691066116854.jpg

6)农药需求迎来边际改善。

随着行业整顿进入尾声,农药需求将迎来边际改善,一方面低端农药已整改或退出,另一方面环保督察带来农药行业景气度大幅提升,利润驱动下龙头企业扩产,对间甲酚而言,下游农药需求进入向上的增长通道。

7)间甲酚制约了VE产能释放。

VE现已成为市场容量较高、产销极大的维生素品种之一。其中间体三甲基氢醌主流合成工艺采用间甲苯酚法,以间甲苯酚为原料,将其与甲醇发生烷基化反应得到三甲基苯酚(2,3,6-三甲基苯酚),最终合成三甲基氢醌。全球采用间甲酚为原料生产VE的厂商主要有帝斯曼、浙江医药、北沙制药等,占全球份额60%,国内VE企业除新和成外均依赖进口。

表2.2-7  全球维生素E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表

1691066181043.jpg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