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提出的背景
自上世纪中叶至今,尽管转炉炼钢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世界电炉钢比例不断增长,从1950年增长到2004年的33.8%。电炉钢比例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跟高炉转炉长流程相比,电炉炼钢具有固定投资小,消耗铁矿石、焦炭、水等资源少,占地面积小,可比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少,工厂可接近资源产地及市场,启动及停炉灵活等优点,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公司坚持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金属制品基地”,通过废铁渣利用、节能环保等节能利废项目,并引进天然气蓄热加热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公司具备年产线材、螺纹、型钢40万吨的生产产能。2016年12月19日为响应国家号召,公司于2016年12月29日前完成了停产同日公司对厂内3套40吨中频炉进行了拆除。
正是基于电炉炼钢炼钢的优质特性,杭州某制品有限公司公司为了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型产业,启动了环保改造项目。其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原料场、精炼炉精炼、杂质炼铁工艺设施和辅助设施以及配套的全厂公辅设施。生产工艺流程采用“电弧炉炼钢-精炼炉精炼-连铸-轧制-剪切-包装”的传统生产流程。拟新购建100吨电弧炉生产线一条,环保改建项目正式投产后,年产螺纹钢,型钢、法兰盘等100万吨,达到行业内领先水平;高端产品比例达54%,深加工比例约1/4。此次技术改造项目是公司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载体。在此过程中,立足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精品螺纹钢、型钢、法兰盘研发生产基地,打造优特钢材生产领头羊。配合公司的升级转型,实现具有一流的技术工艺装备、一流的优特螺纹钢、型钢、法兰盘产品、一流的节能环保体系、一流的经济效益和现代化、生态化的新型绿色钢铁制品的目标,以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为先导,市场需求为契机,技术改造为基础,设计一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螺纹钢、型钢、法兰盘生产线,实现工艺和设备的优化,达到降低运营成本,建设高效益的目的。
生产规模
本项目利用公司自有技术和工艺,生产高端热轧棒、线材、圆钢、螺纹钢、型钢。年产量100万吨螺纹钢、型钢、法兰盘等各种高强度钢铁制品。
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399.76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32782.02万元,项目自筹资金共50000万元,约占项目总投资100%。
图表: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建设可行性
一、《中国制造2025》要求钢铁行业有效化解过剩矛盾并促其向高端发展
2015年5月19日,《中国制造2025》(以下简称《制造》)正式公布。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明确提出通过“三步走”来实现战略目标: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要求稳步化解过剩产能,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分业分类施策,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同时,《制造》还明确提出在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环节,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由此,从政府促进行业发展长期战略层面看,在此轮制造业转型升级大潮中,钢铁行业作为产能过剩行业将成为去产能工作的重点对象,而作为传统制造业也必然面临向高端迈进的要求。
二、符合浙江省钢铁产业政策
浙江省是用钢大省、产钢小省,钢铁产能不大,以特钢为主,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浙江省印发浙江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引导钢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实施钢铁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制订钢铁生产全流程“两化”融合解决方案。树立质量标杆,升级产品标准,加强品牌建设。实施节能环保改造升级,开展环保、节能对标活动,加快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挥浙江省钢结构产业集聚优势,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结合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开展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试点,积极推进钢结构住宅发展,大幅提高钢结构应用比例。本项目作为建筑、基建用钢材,具有多年生产经验,完全符合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结合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钢种需求。
三、项目建设符合个杭州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钢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建立适应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要求的废钢循环利用体系。依托符合环保要求的国内废钢加工配送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废钢加工示范基地,完善加工回收配送产业链,提高废钢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和废钢产品质量。发展废钢产业、利用废钢替代铁矿石进行冶炼,对缓解我国铁矿石资源紧张、降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废钢利用的环保效益极为可观。据测算,每多用1吨废钢可以比铁矿石冶炼减少1.6吨碳排放、3吨固体废弃物排放、综合能耗降低60%。从1994年到2013年间,我国钢铁市场共利用废钢铁10.8亿吨,相当于少开采矿石46亿吨、节省原煤10亿吨、减少17亿吨碳排放。本项目旨在利用废旧钢铁产品冶炼成品螺纹钢、型钢等,资源循环利用符合杭州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需求情况
一、房地产市场
2017年10月,随着政府调控政策持续收紧,房地产市场开始明显降温,虽然投资完成额、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及销售面积等主要运行指标仍保持增长,但累计增速均环比下降,房地产行业用钢需求将逐步承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分别同比增长7.8%、2.9%、5.6%和8.2%,增速较2017年1-9月分别回落0.3、0.2、1.2和2.1百分点,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投资完成额加快1.2个百分点,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则分别回落0.4、2.5和18.6个百分点。
图表:2016年-2017年1-10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主要耗钢工业
2017年3季度,在工业整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主要耗钢工业继续保持良好运行态势,各行业累计增加值均保持相对较快增速,对工业用钢需求形成有力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9月,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2%、11.1%、12.0%、13.2%、10.7%;增速与2017年1-6月相比,金属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回落1.1个和0.1个百分点,专业用设备制造业持平,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加快0.1个、1.0个百分点;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分别回落1.6个、1.4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加快6.2个、6.3个、2.0个百分点。
图表:2015年10月-2017年9月主要耗钢行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走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7年10月,综合国内钢材产量及进出口情况,我国钢材累计表观消费量规模出现同比下降,累计增速自2016年7月转正以来再次转负,表观消费需求逐步走弱。根据国家统计局及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1-10月,我国钢材累计表观消费量为84919.9万吨,同比下降2.0%,而2017年1-9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0.5%和1.6%。
图表:2015年11月-2017年10月钢材累计表观消费量及增速走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螺纹钢市场情况
螺纹钢是热轧带肋钢筋的俗称。螺纹钢的需求,是投资拉动型经济的折射,关系着经济增速、关联着财政投入、量化表征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体量。螺纹钢的需求,有很强的季节周期性。
产业链上螺纹钢的下游是“基建+房地产”,支撑“基建+房地产”释放需求的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判断货币政策宽紧的指标在利率系统,财政及债务体系的宽紧,则决定了基建释放需求的强弱。
在房地产需求受到一定程度抑制的情况下,2017年螺纹钢核心需求,依赖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扩展。从支撑需求的资金来源来看:人民币贷款、财政资金、PPP、地方债,是主力资金来源。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基建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9.6%,仍保持快速增长,高于2016年17.4%、2015年17.2%的增速,呈现加快的态势。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等投资先行指标,增速在逐月加快,明年基建投资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因此,基建投资这一块对钢材的需求在短期仍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图表:2016-2017年螺纹钢社会库存变化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螺纹钢广泛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土建工程建设。大到高速公路、铁路、桥梁、涵洞、隧道、防洪、水坝等公用设施,小到房屋建筑的基础、梁、柱、墙、板,螺纹钢都是不可或缺的结构材料。随着中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对螺纹钢的需求强烈。
从全国钢材进出口数据来看,钢材供需紧平衡导致出口与净出口均大幅回落。海关数据披露,2017年1—10月全国钢材净出口5353万吨,比去年减少2281万吨,下降29.9%。其中10月全国出口钢材498万吨,较上月减少16万吨,同比下降35.3%。1—10月累计出口钢材6449万吨,同比下降30.4%。10月进口钢材95万吨,较上月减少29万吨,同比下降12%;1—10月累计进口钢材1096万吨,同比增长0.5%。
2017年1-10月螺纹钢目前的社会库存处低位,我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为427.3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库存增加了38.35万吨,同比增幅为9.86%,整体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区域。
随着限产的落地,未来供需紧平衡仍有加剧的可能。盘面的逻辑从前期成本拖累型的下跌转成复产修复式上涨,因此原料的涨幅大于成材。预计后期螺纹钢价格有望继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