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 商业计划书;网站地图;

400-808-5396

五华口腔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五华口腔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07

国内健康产业园建设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症以及亚健康等问题趋于增加。与此同时,消费升级迅猛来袭,人们越来越注重品牌与服务,着眼于提高生活质量及增值服务,大健康产业的搭建,恰恰解决了越来越多受益于科技进步的亚健康状态消费者痛点。

image.png

尤其是近些年来,健康领域频遇政策暖风,并上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于2020、2030年超过8万亿元和16万亿元,“健康中国”的战略必将成为推动国内大健康领域的最有力推手。此外,“在有效保障基本医疗和健康服务的前提下,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政策导向,更进一步证实大健康领域未来的广袤商业版图。

在政策、市场、科技和投资的共同导向下,大健康产业领域高速成长,发展迅猛,俨然已是一片商业蓝海。所有的风向正朝着健康医疗汇聚,大健康产业身处风暴中心,亟待出现一个行业领先的巨头,破开风暴引领产业前行。伴随着健康需求的持续扩大,作为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健康基地建设也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发展态势:国内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

国内健康产业基地有很多,有生产型的、综合型或专业孵化器等类型的,其中,不管是在基地规划、运营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表现较优秀的基地主要有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三生健康产业园和千金女性健康产业基地。健康产业基地的建设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

而为了满足人口老龄化发展等不可逆因素造成的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各地健康产业基地建设仍然一片火热,根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健康产业基地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统计,2018年3月份,多家企业和政府纷纷发布了健康产业基地建设的相关动态。

从地域分布来看,健康基地建设项目落地地点基本上集中在发达省份的发达城市,比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内地包括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徽省均落地了项目。由此,这些项目借助于发达城市拥有的高端医疗资源,所以当地布局大健康城均是以高端医疗为或高端医疗+养老为主导,也能在当地找到足够的受众和消费人群。

重点基地建设情况: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2017实现体质发展

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按照国际认可的GLP、GCP、GMP和GSP标准建设的集创新药物、中西药、保健品、健康食品、医疗器械、医药包装材料研究与开发、临床应用、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产业园区。基地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占地面积13.5平方公里。

目前落户企业170家,已形成以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信息为主导产业,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包材、医药物流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是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医疗产业化基地,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广东省首个医药集群产业升级示范区,广东省专业镇特色产业,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重点建设和扶持的产业园区。

2018年1月19日,国家健康基地召开了2017年度工作总结暨2018年度工作部署会议。2017年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根据其发布的2017年工作报告,2017年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实际利用内资和外资合计1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0.5亿元。

2017年基地延续了零地招商态势。共引进17个招商项目,分别是祥岳生物、佳域顺芯、睿善堂、美年大健康、慈铭、利诚检测、利诚环保、归气丹、康晟生物、金城医药、科瑞康、米度医疗、睿佳医疗、缪特斯、贝森医疗、中科财富、仲泰孵化器等。

2017年基地投资总额达19.47亿元,预计新增产值(含营业收入)约15亿元,税收约6300万元。

2017年基地资源整合实现提质发展。产业园区436个项目或资金扶持3.58亿元,占火炬区39%。园区企业获投资总额4.87亿元,其中政府股权投资1.3亿元,社会资本投资3.57亿元。

2017年,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加快“走出去”步伐。基地创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海内外创业孵化体系;与以色列eHealth Venture、上海创瑞投资共建中以生物医药孵化器;与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共建生命健康专业孵化器。

2017年,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不断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其中高企新认定15家企业,分别为德尚伟业、智达合众、科邦、辉凌、利诚、康源、美斯佳、康乐医疗、福瑞康和众康。至此,基地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了70家,占火炬区22.8%。

在各地区的健康基地建设中,长沙市健康基地建设成绩也十分亮眼。目前长沙拥有长沙高新区、浏阳生物医药园等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沙市已有生物医药生产型企业17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6家,药品品种1500多个,2016年产值突破500亿元。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产业链条逐步健全、产业服务日益完善。

发展趋势和前景:健康产业园建设仍将持续火热

健康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健康产业面临着日益增加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国的医药工业都是快速发展的行业,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健康产业同其它生产要素一样,促进了经济增长。健康产业作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其发展符合人类发展要求,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代表新科技革命趋势。

健康产业面临着日益增加的需求,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据统计,目前在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l0%。健康产业中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孕育着大规模的产业化。发达国家已经将健康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例如,日本将健康产业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列于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健康产业面临着日益增加的需求,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据统计,目前在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l0%。健康产业中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孕育着大规模的产业化。发达国家已经将健康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例如,日本将健康产业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列于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日益膨胀的需求势必将带动健康产业基地建设行业的发展,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市场化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等也为健康产业基地建设行业提供了很好的融资环境。政府政策的支持、新医改体制的逐渐完善、民众健康关注度的不断上升都为健康产业基地建设行业的前景指明了道路,而产业基地未来的产值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日益膨胀的需求势必将带动健康产业基地建设行业的发展,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市场化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等也为健康产业基地建设行业提供了很好的融资环境。政府政策的支持、新医改体制的逐渐完善、民众健康关注度的不断上升都为健康产业基地建设行业的前景指明了道路,而产业基地未来的产值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分析

现状分析

随着公众经济收入提升、口腔保健意识增强,国内口腔医疗市场发展空间巨大。2016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783亿元,截止到2017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880亿元,2008-2017年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2018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960亿元左右。

图3-1 2008-2018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

1691374087800.jpg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口腔医疗具有独特的手工业性质,相较于其他医疗服务更依赖于医生资源。口腔医生易独立执业,不似其他科室对大型医疗设备、场所等要求高,使得医生资源难以保障。同时,多数牙科服务需求周期较长,客户与医生存在较强粘性,客户容易跟着医生跑。口腔医生执业特点和模式决定了牙科连锁较难实现,地域性强,且获医能力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获客能力,维系医生资源成为口腔连锁成功的核心因素。

我国牙科行业扩张的主要形式为口腔诊所,连锁品牌们纷纷布局学术合作,以期在“跑马圈地”中获取强有力的医生资源。合作方式主要通过校企共同建立培训基地、交流平台和举办学术论坛等模式,重在通过学术合作获取医生资源,缺乏对医生学术评级和职称等级体系的支持。

口腔医疗行业分析

随着我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一些潜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牙科人才资源匮乏,远远满足不了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在国家多点执业政策和医生培养体系改革的推动下,口腔科医生匮乏的窘境得到了一些改善。

口腔预防和诊疗需求贯穿人的一生。从基础需求的角度来说,一般一年需要进行 1-2次洁牙,属于持续性且稳定性的消费。从治疗需求来说,不同年龄阶段存在不同的治疗需求。在儿童时期,需要涂氟、沟窝封闭等来防治蛀牙;在青少年时期,呈现拔牙、牙周疾病及牙齿美容修复等需求;在中老年时期,具有较强烈的种植牙需求等。

在传统观念里面,“牙疼不是病”的老话耳熟能详,彰显广大大群众对于牙齿保健的不重视。口腔保健指南通常建议一年需要洁牙 1-2 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国 2017 年口腔诊疗人次数达到 1.44 亿人次,假设均为洁牙,则洗牙渗透率仅为 10%,远低于海外发达国家水平。而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各年龄段的患龋率仍然较高、而治疗率尚未达到 20%。大家对于拔牙、正畸、种植均有一定概念,但多数人对于牙齿保健知之甚少,鲜有人使用巴氏刷牙法、并坚持每日两次刷牙、每年洗牙1-2 次,致使“小毛病”牙石、牙周、牙龈出血等疾病仍然高发,仍未受到重视。

图3-3全国各年龄段患龋率 

1691374130687.jpg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国口腔服务行业规模 1244 亿美元,而目前国内口腔服务行业年规模仅千亿元 ,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美国口腔服务行业规模在 1244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8500 亿元,人均口腔消费支出384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600 元。2018 年中国的口腔服务行业规模约在 1035~1215 亿元,主要受到全国人口基数、患病率、治疗渗透率和单次口腔消费支出影响。对比以上数据,中国口腔行业规模仅为美国的 1/7。目前,中国洗牙渗透率不足 10%,海外洗牙率高达 75%;中国年种植牙数约为 200 万颗,人均 10 颗/万人,海外发达国家则为 50-100 颗/万人;中国需要正畸治疗的人群比例为 72%,目前仅有 15.4%的治疗率。随着口腔意识逐步提升,中国城市将率先改善“牙疼不是病”的观念,口腔服务市场仍成长可期。

图3-4 2014-2020年正畸市场及预测

1691374156837.jpg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口腔医疗就诊患者的治疗结构来看,牙齿种植以及牙齿正畸占据主要地位,牙齿种植患者在所有就诊患者中占比约为40.02%,占据首要地位;其次为牙齿正畸颌颌内正畸,约占全部就诊患者数量的29.88%;居于第三位的是口腔外科,就诊患者数量占全部患者数量的20.12%。

图3-5口腔医疗就诊患者治疗结构占比

1691374193247.jpg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口腔疾病属于高发性病种之一,由于口腔卫生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口腔疾病患者居高不下,且随人口数量增长而不断增长。

图3-6 2008-2018年我国口腔疾病患者数量及增速

1691374228591.jpg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市场规模预测

2019年1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实施口腔健康行为普及行动、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口腔健康能力提升行动以及口腔健康产业发展行动推动我国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提升。可以预见到的情况是,随着健康口腔行动方案的逐步实施,我国口腔疾病就诊患者数量将会大幅提高,未来口腔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十分乐观。预计到2024年,我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超过1700亿元。

图3-7 2019-2024年我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1691374253452.jpg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的提高,对口腔医疗也将更加重视。医疗服务行业是朝阳产业,加上我国的人口基数优势,口腔医疗行业呈现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国家政策也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进入,民营医疗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大量资本开始争先恐后布局。

投资项目SWOT分析

项目投资SWOT分析

本分析包括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构成的外部环境分析(OT分析)和由公司优势和劣势构成的内部环境分析(SW分析)两个部分。

外部环境分析(OT)相对的是从项目本身建设时机的合宜性、迫切性来判断项目建设的意义,此分析重点在于项目定位是否符合市场发展需要,而不太注重开展此项目的企业条件如何。项目的OT分析如下表所示:

图表8-6项目外部环境分析表

1691374317080.jpg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