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 商业计划书;网站地图;

400-808-5396

汝城县暖水镇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汝城县暖水镇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03

1691028849017.jpg


项目背景

    作为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政府联系农村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纽带,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加强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三五”期问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4号)中指出: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成效明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特点,现有的基层文化设施和服务己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一是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尤其在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基层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突出。

二是面向基层的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种类和数量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三是由于缺少统筹协调和统一规划,公共文化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多头管理等问题普遍存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效能低等问题仍较突出,总量不足与资源浪费问题并存,难以发挥出整体效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改革任务。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利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补齐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增加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增进认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统筹利用资源,促进共建共享,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由此可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高度关注,对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深切关心。加快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有着重大意义。

项目的建设内容

具体包括:一个文化活动广场,面积根据人口规模和实际场地等情况,原则上不小于500㎡;一个文化活动室,面积90㎡以上;一个简易戏台,要求长10㎡米、宽5米、高0.8米以上;一个固定宣传栏(15m以上);一套文化器材(含一套音响和部分乐器);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含一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

(1)500.800平米文化广场建设内容: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固定宣传栏(15m以上);一套文化器材(含一套音响和部分乐器);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含一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

(2)800一1000平米文化广场建设内容: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固定宣传栏(15m以上);

一套文化器材(含一套音响和部分乐器);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含一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

(3)1000平米以上文化广场建设内容: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固定宣传栏(15m以上);

一套文化器材(含一套音响和部分乐器);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含一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

项目总投资

约103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上级项目资金和汝城县财政投入。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政府联系农村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纽带,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加强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4号)中指出:

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成效明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特点,现有的基层文化设施和服务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一是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尤其在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基层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突出。二是面向基层的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种类和数量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三是由于缺少统筹协调和统一规划,公共文化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多头管理等问题普遍存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效能低等问题仍较突出,总量不足与资源浪费问题并存,难以发挥出整体效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改革任务。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利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补齐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增加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增进认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统筹利用资源,促进共建共享,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由此可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高度关注,对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深切关心。加快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有着重大意义。

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具有发挥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的功能。

    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为农村的宣传文化中心,通过广播电视、举办形势报告会、政策咨询、图片展览、印发宣传单、电影下乡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于增进广大群众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坚定群众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具有直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一无论这种作用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立竿见影的还是潜移默化的。

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是农村文化的主体,在继承文化成果、教育娱乐群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举办群众性文艺活动,是基层文化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公益性本质所在。群众文化发展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的逐渐改善,农民必然会产生对文化需求。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扎根于基层,其内在的亲和力保证它能够有效地挖掘和利用当地的传统资源--例如民间舞蹈、民间山歌、民间习俗,来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经济条件,运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立足活跃群众、活跃农村,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这一指向保证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能够利用农闲季节与重大节庆引导农民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体育交流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相互学

习、和谐共进的农村社会发展环境。对于农民群众自发举办的文艺活动,只要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势利导,积极出面组织,协调引导,就可以使农民群众自办文化活动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这一平台,立足农村发展实际,保证它在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围绕当地农业发展的水平、规模与特色,组织农业、畜牧、科技等涉农部门,结合农事季节富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科技培训,增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效能,使农村群众接收了最及时、最有效的科技信息;举办“农家课堂’’培训活动,不断充实和完善培训户的知识构成;利用图书室、广播电视以及各种传播手段,普及科技和卫生知识;充分利用、发挥、调动本土人才的作用,为农村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协助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部分文化产品都以商品形式进入了流通领域,文化市场蓬勃发展,经营方式日益多样,经营门类不断增多,同时,市场经营的合法化与秩序化问题相应地也凸显出来。演出娱乐、出版物印刷和销售、网吧等,是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重点所在。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方面对城镇、农村的文化市场进行引导监控,发现违反文化市场管理规定的,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并协助配合执法部门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另一方面,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对文化市场经营行为严格管理的同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对经营者服务提供全面的人性化服务,积极维护文化市场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起着既繁荣文化市场,净化文化市场,又维护和管理文化市场正常秩序的双重作用。

总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功能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上述四个方面的作用,是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存在的充分理由,也是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根本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