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金普华设计院!    我们专注:可研报告;规划设计; 商业计划书;网站地图;

400-808-5396

年产50万套车载智能中控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年产50万套车载智能中控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03

前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1691029151063.jpg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图表0-1 阻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五大难题

1690534925013.jpg

《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制造业是惠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要。2017年,惠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71家,实现增加值1975.82亿元,增长8.4%。分行业看,电子行业完成增加值737.15亿元,增长8.0%;石化行业完成增加值333.49亿元,增长7.2%;汽车行业完成增加值134.36亿元,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8267.45亿元,增长10.8%,其中内销产值5250.84亿元,增长8.7%;出口交货值3016.62亿元,增长14.6%。内外销比例为63.5:36.5。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3.5%、41.4%。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争取在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打造国内知名度极大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显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活力之城和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品质城市;要把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能源等产业发展规律研究透,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前瞻谋划、科学布局,提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

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实际战略规划,拟年产50万套车载智能中控系统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约80亩,主要构建物总建筑面积63,000㎡。

主要建设内容有:

1、办公大楼,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六层;

2、数据处理及研发中心,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三层;

3、仓库,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一层;

4、物流中心,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一层;

5、生产车间,占地面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三层;

6、员工宿舍及人才招揽公寓,占地面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五层;

7、食堂,占地面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二层;

8、其他商业配套设施,占地面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三层;

9、其他辅助建筑(配电室、门卫、围墙、停车场)若干。

项目生产规模

项目建成满负荷达产后,可实现每年生产销售50万件车载智能中控系统。预计建设后十年总收入达到37亿元,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7,000.00万元规模(十年平均),项目十年期每年平均给政府带来税收约3,848.78万元(含所得税),具体核算指标参见附件:项目十年期营业收入一览表。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8,210.8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355.21万元(设备购置、土建工程、购地费等);

流动资金3,855.59万元。

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

2019年1月-2月,项目立项、审批、选址、规划;

2019年3月-4月,项目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

2019年5月-2020年10月,项目工程施工阶段;

2020年11-12月,工程验收,设备安装调试;

2021年1月,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运营。

结论

年产50万套车载智能中控系统建设项目的生产建设符合国家与惠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鼓励类项目范围,项目选定设备具有技术先进性,前瞻性,成熟性;工程方案可行,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项目正式试运营,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总产值37亿元(十年期总额),年均产值37,000.00万元、年均总成本费用29,561.38万元、年均经营成本28,776.82万元、年均纳税3,848.78万元(含所得税)、年均利润总额4,786.46万元、年均上缴所得税1,196.62万元、年均税后利润3,589.85万元、总投资收益率16.97%、投资利税率30.61%、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07%、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9.72%、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IC=12%)3,579.98万元、税前财务净现值FNPV(IC=12%)9,305.00万元、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9.30年、税前动态投资回收期8.04年、盈亏平衡点42.28%;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符合当地投资标准与产值税收标准。同时能直接解决人员就业600人,间接解决就业上千人,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汽车电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万物互联成为人们理想的境界,而天天和人类打交道的汽车首当其冲,成为人和物联网的主要物品,车联网成为新汽车的标配,汽车制造商也因此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一变革。汽车电子项目仍然被业界看好;它仍然是推动半导体市场持续增长的温床。

我国汽车电子产品质量的提高,这就意味着要加速技术的改造,走创新的道路,项目生产建设的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制造,有助于促进对外贸易。欧美国家处于竞争的需要,用产品的高技术作为屏障,用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限制我国汽车电子设备,因此发展汽车电子设备制造产业,一方面有利于消除贸易的壁垒,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抢占广阔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经济。

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途径。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业增效升级

智能制造相对传统制造业而言,企业总效益提高。优势在于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出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虽然我国制造业体量大,但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仍非常薄弱。目前国内工业大部分工业处于2.0 到3.0 过渡的状态,少部分开始迈入4.0。国外工业4.0 发展起步早,目前以德国和美国为首的国家处于以品牌核心技术为主导阶段,日本和韩国则处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关键元器件和高端消费电子产品为主导阶段。中国则还处于制造业中低端,主要以生产零部件中间件,以及劳动驱动的制造业为主。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集中在系统集成商领域,部分企业也尝试进入智能设备行业,但是进入智能设备的核心领域的企业仍为少数。

随着我国车载智能中控系统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的从业者已不能满足于低端制造、以产量取胜的盈利模式,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势必要从低端的生产环节向高端的科技创新环节发展,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进而提升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的国际地位。

根据项目的设计能力,满负荷生产将年产50万套车载智能中控系统,将会极大的带动与促进国家、广东省、惠州市汽车电子产业链的发展。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拥挤、交通事故救援、交通管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毫无例外地承受着这些问题的困扰。在此大背景下,把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载工具和交通参与者综合起来系统考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交通工程等多项高新技术的集成及应用, 使人、车、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解决交通问题的方式就是智能交通系统。

车载智能中控系统是车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生产建设将极大的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提供更加智能的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数据的全面透彻感知和特征提取,为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大碰撞和顶层业务应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从而逐步构建城市智慧服务体系,进一步为城市管理者和民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新服务和新模式。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惠州市地方经济的发展

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成为一家技术领先、规模一流、效益优良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随着公司规模化运营以及效益的不断增长,项目在GDP、税收、解决社会就业等方面的贡献也将不断加大,项目必将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同时,本项目可带动生产配套、物流运输、智能汽车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其辐射效应、集群效应及规模效应,对地方经济整体的繁荣与增长都将起到广泛和深远的推动作用。

收入测算

预估说明

(1)分析过程按照:

前两年为项目建设期;第三年开始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运营,达产率60%;第四年80%;第五年开始满负荷生产,年产50万套车载智能中控系统,件均1000元。

(2)主要税项:产品增值税16%(制造业),附加税为增值税的12%(教育附加税:增值税的5%,城市维护税:增值税的7%),企业所得税:25%。

项目营业规模估算

根据13.3.1预估值分析,则项目正式运营后,十年期年均销售收入为37,000.00万元(详见附件:项目十年期营业收入一览表,含建设期、税)。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普华建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