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年产140吨光电高科技半导体新材料硒化锌结晶体生产项目(以下简称为“项目”)
项目承办单位
******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产品功能
本项目生产的硒化锌(ZnSe)单晶体材料,主要用于激光器件的透镜和航空、航天飞行器中的窗口、头罩、整流罩以及红外探测等,其半成品硒化锌晶体颗粒则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础材料。
项目生产规模
项目设计年产硒化锌单晶体材料140吨。分两期完成:一期30吨(当年年底前完成);而后稳步逐渐增加设备投入、扩大产量,到次年底完成或超过140吨产量。
项目全部建成满负荷达产后,可实现每年生产销售140吨光电子半导体新材料硒化锌结晶体产品。预计项目建设后十年总收入将达到605.22亿元,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05,216.48万元规模(十年平均),每年平均给政府带来税收约96,860.62万元(含所得税),具体核算指标参见附件:项目十年期营业收入一览表。
投产的基本条件(一期)
(1)相对独立的厂区(生产技术保密的需要);
(2)3000㎡以上净度在6米以上的标准厂房(一定高度的地基,可防止雨季浸水,房顶材料须阻燃、耐温);
(3)3500㎡以上超净厂房(可由普通标准厂房改造);
(4)600KVA的电力供应;
(5)相应的办公场所和生活设施。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支撑项目可行
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先后将其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并制定了许多规划和政策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如下表所示),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
图表2-2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项目生产制造的光电子半导体新材料硒化锌结晶体产品隶属于新材料产业,属于国家、各省市大力支持、促进、推动、引导、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同时,本项目不属于《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产业[2004]746号)“禁止类”和“限制类”,亦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中所列各条款。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在产业政策上具备可行性。
巨大市场需求支撑项目可行
由于美国等国外公司垄断和严密封锁,造成国内硒化锌高品质的高端产品出现空白,致使大多数相关工厂因缺货而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急需大量的硒化锌产品的供应。但国内能生产的企业极少,且能生产直径>20cm、透过率>69%以上的高端硒化锌产品的企业只有本公司独此一家,项目的核心技术在国外也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国家国防科工委下达给中科院下属企业的生产指标有几十吨,其中有些规格的产品生产不出来,只能花高价从国外采购;成都某军工企业年需求量也在几十吨,同样有此规格的产品也只能花高价从国外采购;还有核电机械方面也有可观的需求;普通民用市场需求量更是巨大;同样国外市场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行业内有多家大型产品需求企业多次主动与我方联系,要求我方尽快生产供货并长期合作,仅乐山一家军工企业一次下订单就达8亿元之多,目前主动与我方联系的意向订单己达60多亿元,而且还有大量订单因生产规模原因不能承接。因此,该项目产品是一个巨大的不愁销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承办单位研发生产运营实力强劲支撑项目可行
****集团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本1亿元,总部位于深圳。经过23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跨行业、跨地区、外向型、高科技、现代化、多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多年务实求进,砥砺前行,****集团主营业务枝繁叶茂,现已拥有六大业务体系,分别是:高端制造业、旅游、酒店、地产开发、金融投资、金银饰品等领域。
近年来,集团加大资产资源和业务整合、产业投资、经营管理力度,注重科技与产业创新,主营高端科技装备制造和商贸领域两大系统业务。通过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学研平台,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其中,集团高端制造业板块的湖南粤港模科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中科电工科技有限公司(中科电工)具备产业规模领先、企业实力较强、集群化特征明显、成长性较好的特点。
经济效益显著支撑项目可行
项目生产运营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我国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带动常德市经济发展。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约8亿元,二期投资约37亿元。
技术来源及优点
本项目中的大面积高厚度高强度高透过率的硒化锌晶体生产技术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的最新工艺——布里奇曼法工艺生产, 是国内唯一(与国外先进技术同步)的最先进的大面积高品质硒化锌单晶体材料的生产工艺,全国独家所有。此工艺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国家半导体研究中心某教授级研究员历经数年研发成功。其特点为:
(1)成品率几乎100%,无废品产生;
(2)无三废产生(冷却方式为内循环式水冷,冷却水无污染、不排放),可在任何地点生产;
(3)生产过程不使用压力容器,安全可靠。
建设周期
图表7-2 项目一期建设周期
结论
年产140吨半导体新材料硒化锌晶体生产项目的投产运营符合国家与常德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鼓励类项目范围,项目选定设备具有技术先进性,前瞻性,成熟性;生产方案可行,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项目正式投产运营,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总产值605.22亿元(十年期总额),年均产值605,216.48万元、年均总成本费用387,572.50万元、年均经营成本350,567.76万元、年均纳税96,860.62万元(含所得税)、年均利润总额161,044.47万元、年均上缴所得税40,261.12万元、年均税后利润120,783.35万元、总投资收益率35.77%、投资利税率57.2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59.10%、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88.06%、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IC=12%)520,599.39万元、税前财务净现值FNPV(IC=12%)733,985.82万元、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3.78年、税前动态投资回收期3.13年、盈亏平衡点8.08%;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符合当地投资标准与产值税收标准。同时能直接解决人员就业340人(一期60人,后续增加至340人),间接解决就业上千人,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