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高度发展、运动理念逐渐普及、国家政策持续支持、资金日益关注,这些都为体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发展体育产业不仅是壮大国威、展示国力,更是增强人民体质、提供健康娱乐方式,因此政策大力支持、资金蜂拥而至,截止2016陕西足球体育产业总产值达227亿元,是2011年的2.6倍,同比增长11.04%,2011~2016年年均增长率达21.2%;增加值达107.49亿元,是2011年的2.40倍,年均增长率达24.4%,远高出陕西省2016年GDP增长幅度(9.0%),发展势头良好,足球体育产业的各个环节和领域都面临着更好的发展空间。
图表1-1 陕西省足球体育产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政策背景
随着《中国足球改革方案》以及《中国足球中长期计划2016-2050》等政策文件的颁布,各地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增长形势比十几年前更甚。与此同时,教育部在发展校园足球的规划上也是高歌猛进,到2025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达到5万所,算上开展足球的普通学校,比例将达到全国中小学的三分之一。足球青训机构在校园足球的持续发展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作为整个足球产业金字塔的基础部分,要想持续发展,除了借政策的东风,仍需要切切实实打好基础。
项目概述
近年来,足球热在我国悄然兴起,青少年足球培训市场也随之异军突起,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在这个崭新的市场中,各种不同模式的培训机构进行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青少年足球培训的构成主要是由教练、管理人员、学员组成的一个团队。其中教练是团队中的主心骨,既要负责学员们技战术方面的日常训练,又要在日常的相处当中给予学员们适当的心理辅导。青训的培养方向有两个,一个是让学员走上职业化道路,成为职业球员;另一个则是非职业化的培训。
在全民足球的大环境之下,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面临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
行业痛点
1、培训方向不明确
青少年足球培训在国内仍未形成成熟市场,并没有哪一家足球青训可以完全细分只做精英人才培养或者只做兴趣培训班发展下去。对于足球青训而言,兴趣培养是基础,是增加足球人口重要手段,兴趣培养和精英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足球的好苗子之所以难找,主要是因为在球场上的孩子不多导致的。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需要有足够大的平台给他们展示的机会。青少年足球人口基数过小使得众多青训培训无法确定培训发展的方向。
2、学员人数不足
对于青少年足球青训而言,招生是一直存在的难题,目前传统的青训机构招生手段较为单一,且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难以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青少年本身的情绪。
图表1-2 国内青训机构规模
目前国内超过50%足球青训机构的规模都在200人以下,只有15%学员人数是超过500人以上,全国超过1000人规模的足球青训机构不超过10家。
3、训练及比赛次数不科学
足球竞技成绩与培训、赛事次数有直接关系,但是也不能忽略训练的科学性。参加青训的主要是青少年,生理与心理都处于变化的活跃期,很多教练员对青少年的这些变化观察不够细致、科学,无法因材施教,往往对于正值生长的年纪却给予大强度的训练,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一定损害。
4、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
教练员团队是一间足球培训机构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足球青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不管是大型青训机构还是小型的青训机构都面临着缺少优秀教练员的问题。教练员团队不稳定及技术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青训的开展和规模的扩张。
图表1-3 行业面临痛点
校方痛点
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着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表1-4 校园足球发展问题
全球体育行业发展情况
中美体育产业差异
图表3-1 中美体育产业差异
相比美国体育服务业占到一半以上的成熟的市场结构,我国的体育服务业这一主体产业占比尚不到两成,而作为相关产业的体育用品业却占到了八成左右,产业结构相较而言失衡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体有二:第一,前期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不够;第二,举国体制、政府主导下的体育发展不成熟。同时,上述两个原因也造成了产业整体变现能力差、产值较低。足球产业:待开发的金矿根据报告,世界足球产业年生产总值达5000亿美元,占整个体育行业总产值的约40%,被誉为“世界第17大经济体”。全球的球迷数量大约在16亿人,而中国球迷数量约为3亿人,可以说足球在国内是有着庞大的群众需求的。我国近年来足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但是总体比例和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依然偏低,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图表3-2 各国足球体育产业占GDP比例
各国人均体育消费差异
图表3-3 2016年各国足球体育人均消费(单位:美元)
图表3-4 中国人均足球体育消费(单位:元)
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人均足球体育消费额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法国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还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从足球体育人口占比情况来看,2009年中国足球体育人口比例仅为26%,同期欧盟该比例为61%,德国为67%,英国为68%,而2016年中国足球体育人口比例上升至33.9%,同期欧盟该比例为58%,德国为71%,英国为65%。尽管中国足球体育人口比例仍远低于欧洲水平,但五年时间内中国体育人口比例大幅增加14个百分点,表明中国居民足球体育参与度越来越高。
中国足球行业分析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情况
由于市场化的推进,中国足球体育产业的发展展现出明显的不足,但未来空间巨大,有着较高的空白市场。
我国足球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在近十年来不断扩大并保持较快的增长,2016年足球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达到13574.71亿元,实现增加值4011.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2%,2011-2016年复合增长率达19.33%。国家体育总局估测2018年我国足球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0.7%。
图表3-5 足球产业增值(单位:亿元)
中国足球俱乐部总体收入结构
图表3-6 2015年中国俱乐部总体收入结构
图表3-7 2016年中国俱乐部总体收入结构
从收入结构来看,中国足球体育赛事收入通常则以商业赞助为主,转播权收入比例非常低,例如2015和2016年,收入占比仅分别为9.73%和8.86%。转播费用低下原因有二:第一,各个区域性联赛本身不如五大联赛精彩;第二,2016-2020转播权周期前,中小型俱乐部所面临的转播市场并没有足够的竞争。2015年,转播权收入主要来自于网络渠道,电视方面依然没有大幅进展。
图表3-8 2016年中国足球俱乐部支出结构
从支出结构来看,中国足球俱乐部的主要支出在与人员工资与转会费用上,其他支出较为平滑。而转费会作为俱乐部的主要营收之一,主要体现在资方实力雄厚的俱乐部需要在抢夺球员与教练的军备竞赛中越走越快、越战越强。
相关政策出台
政策利好频出,提高竞技水平是关键,足球利好政策频出,资本大鳄频频出手,自2011年以来,国家已经推出8项相关政策,重点鼓励发展足球。8项政策当中,《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与《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至2050年)》尤其值得关注。打造百年球队;球员身价要合理,防止无序竞争;校园足球进入教学内容,增加学时。《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 至2050年)》则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维度,提出了对中国足球的期许。
资本入住
近年来,足球领域的收购案也是一个接一个,国内资本大鳄频繁出手国际顶级俱乐部,纷纷布局足球产业。
陕西青训市场现状
在很多球迷看来,陕西连职业队都没有,何谈会有青训体系?可现实情况是,陕西足球近年来一直都有自己的青少年梯队,这样的青训体系甚至还引进过国外教练。2013年4月,克罗地亚教练米罗西即出任西安老城根队主教练,而这支球队正是代表陕西征战全运会的青少年梯队。
陕足青训体系主要建立在备战全运会的基础之上,在职业队缺失后,这些青训队伍也成为陕西专业足球最后的力量。据了解,现在陕足青训男队主要是2001年、2002年出生的孩子,前段时间2001年龄段球队参加了全国U13联赛,2002年龄段在广西梧州打了全国U15联赛,获得第二名,这两支球队都主要为2021年全运会储备人才。
女队方面,由2003、2004年出生的孩子组成的两个年龄段的球队正在参加陕西省青少年足球联赛,这个队属于省体育局下属的单位体校,同样是2021年全运会备战队,球员都在基地住宿,通常是早上上文化课,下午训练。总体来说,无论男队还是女队,在缺少了职业足球的大背景下,这些队都以打好全运会为目标,毕竟在2009年历史性拿到全运会金牌后,足球就已经成为陕西体育发展的重点项目。
面临的困境
职业足球是龙头,没有了职业球队,陕西足球的版图就不健全。目前,陕西足球青训体系在基层选才上也面临着困境,基层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少优秀的足球教练。日本很多高级教练都在基层,金字塔形式的地基非常关键,打好了基础才会更好地走下一步。
陕西青训的未来
双轨制的陕西青训改革的未来,首先要有足够好的场地,场地是一切的前期,只有好的场地才能提供青少年踢球的前提;其次需要优秀的青少年足球教练,教练员要会正确引导,让孩子们从足球中得到快乐,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在此基础之上,再传授踢球的正规技术。相比之下,体育老师就不是很专业。足球是个复杂的项目,青少年训练非常重要,在成长过程中能让孩子们学到很多,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这些东西在孩子们走向社会之后也都有用。想踢好球先做好人,教练员还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
陕西足球青训体系要改革,双轨制是未来方向和目标,一方面要拥有自己的职业球队,因为职业足球是龙头,可以带动整个足球体系包括青训梯队的运转。另一方面就是健全专业队青训配套体系,不仅要备战全运会,更要解决好踢球孩子的出路问题。